昔我伊原上,孤游竹树间。
人依红桂静,鸟傍碧潭闲。
松盖低春雪,藤轮倚暮山。
永怀桑梓邑,衰老若为还。
注释:
- 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早春时节,来到了禅公的法堂,回忆起在平泉别业的日子。
- 昔我伊原上,孤游竹树间:以前我在伊原上独自游走,在竹林树木之间。
- 人依红桂静,鸟傍碧潭闲:人们安静地依偎在红桂花树下,鸟儿悠闲地傍着碧绿的水潭。
- 松盖低春雪,藤轮倚暮山:松树枝叶覆盖着春天的雪花,藤蔓缠绕着傍晚的山峦。
- 永怀桑梓邑,衰老若为还:永远怀念故乡的家乡,老去的身体还能回到那里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回忆故乡和感叹岁月无常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早春时节的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诗人以“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开篇,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回忆故乡的生活。这里的“早春”和“禅公法堂”都是诗人在回忆中的重要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平泉别业的美好景象。
诗人以“昔我伊原上,孤游竹树间”开始了他的叙述。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伊原上的孤独生活,以及他在竹林树木之间的行走。这里,诗人用“孤游”和“竹树间”这两个词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大自然紧密接触的情景,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人继续展开他的叙述:“人依红桂静,鸟傍碧潭闲。”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早春时节的宁静景象。红桂树下的人们安静而平和,碧潭边上的鸟儿悠闲自在。这些诗句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画卷之中。
诗人用“松盖低春雪,藤轮倚暮山”两句诗来描绘周围的自然景物。松树的枝叶覆盖着春天的雪花,藤蔓缠绕着傍晚的山峦。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景物的美景,还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诗人以“永怀桑梓邑,衰老若为还”结束全诗,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里的“桑梓邑”是指自己的故乡,而“衰老若为还”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担忧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成功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