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无小大,在伴乐人贤。
楚国逢荒岁,随人若有年。
空波交水埒,重岫夹畬田。
桑柘温风软,云霞返照鲜。
因高寺刹迥,临远郡楼偏。
花柳清明节,亲宾上巳筵。
故乡徒有路,春雁独归边。
幸望山阴客,为文内史前。
诗句解释:
- 三月三日寒食从刘八丈使君登迁仁楼眺望: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日,这天人们不生火做饭,吃冷食。这里指的是在这一天,刘八丈(可能是作者的同僚)邀请作者去登迁仁楼观赏风景。
- 从公无小大,在伴乐人贤:无论官职大小,都能和乐人一起享受快乐。这句话表明作者认为,与贤能的人相处是一种幸福。
- 楚国逢荒岁,随人若有年: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国家或社会的担忧,认为自己就像楚国一样,处于一个困难的时代。
- 空波交水埒,重岫夹畬田:描写了水边的景色,水面上反射着山峦的影子,远处的山上种满了稻田。
- 桑柘温风软,云霞返照鲜:描述了桑柘树在温暖春风中轻轻摇曳,天空中的云霞被阳光照射得更加明亮。
- 因高寺刹迥,临远郡楼偏:因为地势高,所以能看到远处的寺庙;因为距离太远,所以能看到近处的郡楼。
- 花柳清明节,亲宾上巳筵:清明节的时候,花儿柳树都开始发芽,人们聚在一起庆祝这个节日。
- 故乡徒有路,春雁独归边:虽然身处异乡,但仍然渴望回到故乡。
- 幸望山阴客,为文内史前:希望有像山阴先生这样的客人能够来访,为自己写文章。
译文:
三月三日寒食节时,跟随刘八丈使君攀登迁仁楼观赏美景。无论是官职大小,都能与贤能之人共同欢乐。我所处的楚国正遭遇饥荒年景,如同随波逐流一般。水边的景致美丽如画,远方的山峦被云雾环绕。温暖的春风让桑树柔软,阳光照耀下的云彩色彩鲜明。站在高处的寺庙可以俯瞰四周,而近处的郡城则显得格外突出。清明时节,花儿、柳树都开始发芽,人们聚在一起庆祝这个节日。我思念的故乡只有一条道路可通,而春天的雁鸟独自飞回边塞。我希望能有幸见到像山阴先生这样尊贵的客人,为他写一篇赞美的文章。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自己在不同环境下的感受和心境变化。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