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高树下,月向后池生。
野客如僧静,新荷共水平。
锦鳞沉不食,绣羽乱相鸣。
即事思江海,谁能万里行。
宿兴善寺后堂池
草堂高树下,月向后池生
野客如僧静,新荷共水平。锦鳞沉不食,绣羽乱相鸣。即事思江海,谁能万里行。
注释:
草堂高树下,月光洒落在后院池塘之上,形成美丽的倒影。
野客(指隐士)如同出家人般的宁静,与自然和谐共存。
新荷叶展开,与水面平齐,映衬着夜晚的寂静。
锦鲤鱼在水中悠然自得,不吃饵食,享受着自然的馈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于兴善寺后堂池边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首句”草堂高树下”,勾勒出了诗人住所的高远与静谧;随后以”月向后池生”,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及月光的照耀。接下来的四句则通过野客、新荷、锦鲤和飞鸟等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合一的仙境之中。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与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自身处境的沉思。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