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随谢朓,春夜宿前川。
看竹云垂地,寻僧月满田。
熊寒方入树,鱼乐稍离船。
独夜羁愁客,惟知惜故年。
【注释】
《闻君随谢眺,春夜宿前川。看竹云垂地,寻僧月满田。熊寒方入树,鱼乐稍离船。独夜羁愁客,惟知惜故年》是唐代诗人韩翃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诗人与友人卢纶同宿于山中,欣赏自然景色,并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点明“雪”字和时间“冬”字;二、三句写景,四、五句写情,六、七句写友,八句收束全诗,抒发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与友人卢纶同宿于山中,欣赏自然景色,并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点明“雪”字和时间“冬”字,次句点出“春”字,表明是在春天里。第三句写景,第四、五两句写情,六、七两句写友,八句收束全诗,抒发感慨。
这首诗写诗人在早春时节雪夜里寄给友人卢纶的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首句点明“雪”字和时间“冬”字,次句点出“春”字,表明是在春天里。第三句写景,第四、五两句写情,第六、七两句写友,第八句收束全诗,抒发感慨。
首句“闻君随谢朓”,即听说你跟着谢脁游赏。谢朓(tiào)是南朝齐诗人,曾任宣城太守,为政清廉,有政绩。谢朓任宣城太守时,经常到山水秀丽的地方游览,并作了许多赞美山水的诗篇。这里说“闻君随谢朓”,是说诗人听说你跟谢朓一样喜爱游山玩水。
第二句“春夜宿前川”,即春天夜晚住在前面的江边。这一句紧承上面一句,说明诗人跟友人一起赏了美景之后,又一同来到前面江边的村庄住宿过夜。
第三句“看竹云垂地”,即看到竹子倒映在水中,云彩垂下像地面一样。这一句是说,在观赏着美丽的夜景的同时,诗人发现江边有一片竹林,竹林里的竹子倒映在水面上,仿佛云朵一样下垂在地面上。
第四句“寻僧月满田”,“寻僧”二字是暗用佛教禅宗故事。据唐慧能《六祖法宝坛经》:慧能得法后,在韶州韶关大梵寺说法时,众僧前来观看,他指着一块石头说:“一切众生如观掌中珠,犹如盲人见盘珠。”众僧问:“如何是名开眼?”慧能回答:“眼中有瞳人即为开眼。”众僧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于是又问:“未审什么处所即是开眼?”慧能答:“在目前不睹处便是。”众人都说不好理解,就请他去讲个比喻。慧能说:“我向汝道个譬喻:世人性本善,来世修成为圣贤。但如此性,只在眼鼻舌身意上转,将见尽善恶事。若作善,即是自造福根;若作恶,即是造罪根源。向迷汉地,不识本性,及至触目之时,始见本性;及其本体发现之时,直须返源复还,不可令亡失。”众僧听了很糊涂。慧能解释说:“吾向汝说个见解:一切万法皆从根本出生。若识根本者,即是识自心;若不识根本者,即是不识自心。”“汝等诸人终日只求福田,不求根本;纵遇福星,终无用处。我今为汝说个见解:‘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意思是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众僧听后豁然开朗,顿悟禅理,便纷纷礼拜而去。
第五句“熊寒方入树”,即熊在寒冷的冬天才会进入树林避寒。这里以“熊”代指树木。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寒冷的冬天,熊才能进入树林避寒。
第六句“鱼乐稍离船”,即鱼儿在快乐地离开渔船。这里的“鱼”代指渔民。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鱼儿在快乐地离开渔船的时候。
第七句“独夜羁愁客”,即孤独之夜,羁旅之人忧愁苦闷。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孤独之夜,羁旅之人忧愁苦闷。
第八句“惟知惜故年”,即知道珍惜过去的岁月。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知道珍惜过去的岁月。
这首诗通过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