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孤涧陕城东,我有飞泉此路通。
行客莫惊黄叶尽,家山祇在白云中。
秋声可乱鸟鱼意,远色偏依蒲稗丛。
过去多应不相待,殷勤重掬洒西风。

【诗句释义】:这首诗是王维送别友人时所写的一首七律诗。

第一联:“泠泠孤涧陕城东,我有飞泉此路通。”

“泠泠”,形容溪水声清脆悦耳;“孤涧”,指陕城东边一条清幽的山涧;“飞泉”,即瀑布,这里指流经陕城的一条大瀑布,水流湍急,气势磅礴。

第二联:“行客莫惊黄叶尽,家山祇在白云中。”

“行客”,诗人的朋友;“黄叶”,代指深秋时节萧瑟的景色;“家山”,代指故乡的山林。

第三联:“秋声可乱鸟鱼意,远色偏依蒲稗丛。”

“秋声”和“鸟鱼”都暗示着季节的变化;“乱”,扰乱;“依”,依附;“蒲稗”,泛指杂草。

第四联:“过去多应不相待,殷勤重掬洒西风。”

“过去”,指前文所述的“黄叶”;“不相待”,意为黄叶落尽后,秋天也就结束了;“殷勤”,形容对朋友非常热情;“西风”,指秋风。

【翻译及赏析】:

首联:“泠泠孤涧陕城东,我有飞泉此路通。”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陕西东边的这条孤独的小溪(涧),是我的飞泉(瀑布)从那里流淌而来,它沿着这条路直通远方。

颔联:“行客莫惊黄叶尽,家山祇在白云中。”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的朋友们不要为看到满地的黄叶感到吃惊,我的家乡就在那片白云之中。

颈联:“秋声可乱鸟鱼意,远色偏依蒲稗丛。”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那秋天的声音(秋声)足以扰乱鸟儿鱼儿的心思,远处的色彩(远色)却偏依偎在那些杂乱的杂草丛中。

尾联:“过去多应不相待,殷勤重掬洒西风。”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以前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不再等待;现在我要再次捧起这西风,为你送上一份心意。

【创作背景】:

据《唐才子传》记载,王维曾于公元754年(天宝三载)春至长安,次年春返陕州。这首诗可能是王维送别友人时所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