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府灵坛降玉真,华清台殿影长新。
雪翻晓艳御阶秀,风送夜香宫树春。
杉桂静同无梦客,烟花深似有愁人。
自从霜落芙蓉死,空使秦山鬼哭频。

紫府灵坛降玉真,华清台殿影长新。

雪翻晓艳御阶秀,风送夜香宫树春。

杉桂静同无梦客,烟花深似有愁人。

自从霜落芙蓉死,空使秦山鬼哭频。

诗句释义

  1. 紫府灵坛降玉真:描述在紫府灵坛中神仙降临,带来如玉般纯净的神灵。
  2. 华清台殿影长新:指华清宫的宫殿建筑历经岁月依旧显得庄严而新。
  3. 雪翻晓艳御阶秀:描绘雪花覆盖了台阶,使得台阶上的景致显得更加娇媚。
  4. 风送夜香宫树春:夜晚微风中传来阵阵花香,似乎给宫中的树增添了春天的气息。
  5. 杉桂静同无梦客:杉木和桂花静静地陪伴着那些没有梦境的客人。
  6. 烟花深似有愁人:形容烟花绽放时,仿佛能见到那些忧愁的人。
  7. 自从霜落芙蓉死:自霜降后,象征着美丽但短暂的芙蓉花凋零死亡。
  8. 空使秦山鬼哭频:由于失去了这些美丽的花朵,秦山之巅的鬼魂也频频哭泣。

翻译与分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描绘了骊山的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哀思。首句中的“紫府灵坛降玉真”,暗示着一种神圣的氛围和高远的境界,为整个场景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背景。接着,第二句“华清台殿影长新”,不仅描述了华清宫的壮丽,而且强调了其历久弥新的美。这种对比增强了诗中时间的深度,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自然的恒久。

第三句“雪翻晓艳御阶秀”和第四句“风送夜香宫树春”共同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共存。特别是“夜香”,可能是指宫廷中夜间焚香以示尊重的场景,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庄重。最后一句“自从霜落芙蓉死”,则直接触及了诗歌的主题,即美的消逝和无常。芙蓉花的衰败不仅是自然的规律,也可能寓意着美好事物终将逝去的命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成功地描绘了一幅既有历史感又充满自然美的图景。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人类生活和宇宙命运的深刻感悟。

赏析与创作背景

此诗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历史遗迹的尊重。在李郢的笔下,即使是最平凡的自然景观也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例如,“雪翻晓艳御阶秀”不仅描绘了雪的洁白和清晨的美丽,更暗含了皇家庭院的尊贵与宁静。

诗中多次出现的“雪”、“风”、“烟”等元素,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描述,还传达了一种朦胧、飘渺的感觉,如同置身于仙境之中,给人以无限遐想。这种独特的美学追求,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传统诗歌形式的创新和突破。

《骊山怀古·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怀旧之情的诗,更是一次对自然之美、历史遗迹以及人类情感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