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访曾经驻马看,窦犨遗像在林峦。
泉分石洞千条碧,人在冰壶六月寒。
时雨欲来腾雾霭,微风初动漾波澜。
个中若置羊裘叟,绝胜当年七里滩。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宝贤堂: 这可能是诗的标题或地点的名称。在古代,“堂”通常指的是一个宽敞的房间或大厅,这里可能是指某个重要的场所或建筑物。
游访曾经驻马看: 此句表达了诗人曾经驻足观看某处的情景。这里的“游访”可能意味着诗人在游览或访问这个地方时停下来观看或思考。
窦犨遗像在林峦: 描述了窦犨(一位历史人物)的遗像被放置在山林之间的景象。这可能意味着遗像被安置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以彰显其尊贵的地位。
泉分石洞千条碧: 这句描述了泉水从岩石形成的洞穴中流出,形成了一片碧绿的景色。这里的“泉分”和“石洞”都是描绘自然景观的词汇,而“千条碧”则形容了这种景色的美丽和丰富。
人在冰壶六月寒: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某种寒冷环境中的感受。这里的“冰壶”可能指的是一种冷清或清凉的环境,而“六月寒”则强调了这种环境的寒冷程度。
时雨欲来腾雾霭: 描述了即将到来的雨水带来的云雾。这里的“时雨”可能指的是某种季节性的降雨,而“腾雾霭”则形容了这种降雨带来的气氛。
微风初动漾波澜: 这句描述了微风拂过水面,引起涟漪的景象。这里的“微风”和“漾波澜”都是描绘自然景观的词汇,而“初动”则强调了这种变化的新鲜感。
个中若置羊裘叟: 这句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场景,即如果将某人置于这样一个环境之中,他/她会感到多么舒适。这里的“羊裘叟”可能是对某个特定人物的描述,而“若置”则表达了一种假设性的情境。
绝胜当年七里滩: 这句总结了前面描述的美景,并将其与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地点进行比较。这里的“七里滩”可能是某个具体的地名或景点,而“绝胜”则表示这种美景胜过了其他地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宝贤堂周围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有宁静的生活氛围。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感受,传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一些历史文化的元素,使得整首诗更具内涵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