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阳北郭隐,身世两忘者。
蓬蒿三亩居,宽于一天下。
樽酒对不酌,默与玄相话。
人生自不足,爱叹遭逢寡。

【注释】

陵阳:即陵阳山,在今安徽宣城北。

郭隐:隐居于城外的山中。

身世两忘:指超脱尘俗,忘却名利。

蓬蒿三亩居:形容生活简陋清苦。

一天下:比喻官位低微。

樽酒:酒杯,泛指酒宴。

玄相话:道家的玄妙道理。玄,道家哲学的一种思想体系;玄,黑色,古人以为黑色为北方之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元处士的赠诗,表达了作者对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的赞赏和向往之情。

首句“陵阳北郭隐”交代了元处士的隐居之地。陵阳山位于宣城北郊,这里风景优美,环境恬静,远离尘嚣,是隐居的理想之地。

第二句“身世两忘者”,描绘了元处士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他超然物外,视功名利禄为粪土,完全与世俗隔绝,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第三句“蓬蒿三亩居”,进一步描绘了元处士简陋清苦的生活状态。他居住在郊外荒僻之处,只有三亩薄田供其耕种,生活非常艰苦。这反映了元处士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第四句“宽于一天下”,赞颂了元处士的高风亮节。他认为自己的地位低下如同一国之中的普通百姓,这种谦逊低调的态度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

第五句“樽酒对不酌”,表达了元处士的超然物外和淡泊名利之心。他不轻易饮酒作乐,而是选择用酒来交流玄妙的道理,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超脱和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第六句“默与玄相话”,进一步描绘了元处士与玄之妙理的对话场景。他静静地聆听并思考玄之妙理,这种虚怀若谷、潜心修炼的心态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

最后一句“人生自不足”,“爱叹遭逢寡”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他认为人生本就充满不足之处,而元处士却能够安贫乐道、淡泊名利,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令人敬佩。同时,他也感叹自己命运不佳、遭遇坎坷,但仍然能够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