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见来如此,未尝离洞门。
结茅遮雨雪,采药给晨昏。
古树藤缠杀,春泉鹿过浑。
悠悠无一事,不似属乾坤。

【注释】

自见来如此,未尝离洞门:自从我来到这山中,就没有离开过洞口。

结茅遮雨雪,采药给晨昏:搭建茅屋用来遮挡雨雪,采摘草药供给早晨和晚上的需求。

古树藤缠杀,春泉鹿过浑:古老的树木被藤蔓缠绕而死,春天的泉水鹿群经过时混浊不清。

悠悠无一事,不似属乾坤:悠闲地无事可做,不像是天地间的万物。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隐居者在山林之中的清静生活。诗一开篇就写出了隐士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自见来如此,未尝离洞门”,诗人自述自己从见到这位隐士以来,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洞口,足见其对隐者的敬重之情。

第二句“结茅遮雨雪”,写隐者搭建茅屋以遮挡风雨,保护家园。而第三句“采药给晨昏”则描绘他采集药材供日常所需。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隐居生活的艰辛,更展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宁静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四句“古树藤缠杀,春泉鹿过浑”,则是对隐居环境的具体描绘。诗人看到古老树木因藤蔓缠绕而枯萎凋谢,春日里泉水清澈见底却无法饮用,不禁心生感慨。这些诗句生动地展现了隐者所处的环境的恶劣,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一句“悠悠无一事,不似属乾坤”,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深向往和赞叹。他认为隐居生活虽然平淡无奇,但却能让人超脱纷扰的世界,与天地共呼吸。这种生活状态既体现了隐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纷争的不屑和逃避。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理念。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感悟,将这种理念传递给读者,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