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
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及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意思,然后分析其表达的情感以及艺术手法。

“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意思是长歌吟唱游赏少林寺的宝地,徒然而立面对着珠林。此句中,“宝地”指的是少林寺,“珠林”指少林寺前的石塔,“徒倚”即徒然,“徙倚”就是徒然而立。

“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意思是雁塔历经风雨沧桑,龙池见证了岁月变迁。此句中,“雁塔”指的是大雁塔,“龙池”指的是龙门石窟。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意思是绀园在夕阳余晖中显得格外清澈透明,碧殿下的秋天显得阴沉。此句中,“绀园”指的是少林寺前的庭院,因为庭院中的柏树多是紫色的,所以称之为“绀”。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意思是归路在傍晚时分,被晚霞染红,山里的知了也到处不停地鸣叫。此句中,“归路”指的是回家的道路。

【答案】

译文:我一边高歌着游览少林寺宝地,一边徒然而立,对着寺院前的石塔。大雁塔历经风霜,已经变得沧桑;而龙门石窟则见证了

岁月流逝。庭院里的翠柏在夕阳余晖下显得格外清明透澈;寺后的山崖上,秋风带着凉意。傍晚,归路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而山里的知了则在各处不停地鸣叫。

赏析:

首句“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点明题意。诗人以长歌游少林寺,徒然而立,面对宝地,对珠林,写出了诗人对少林寺的敬仰之情。

次句“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点明景点。大雁塔经历无数风雨,如今依旧矗立在那里,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而龙门石窟更是经历了千年

的时光,依然屹立不倒。这两句既写景也写人。

第三句“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描写景色。寺院前有一座庭院,庭院内的柏树都是紫色的,所以称之为“绀”。夕阳洒满庭院,使得整个院子都变得明亮起来,而院落下方则是一片阴暗。

第四句“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写景和抒情相结合。黄昏时候,诗人踏上归途,一路欣赏着沿途的美景。而在这美好的时刻里,

山里的知了却不停地鸣叫,仿佛在为这美好的时光歌唱。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