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巫山峡,荆南春欲分。
使君滩上草,神女馆前云。
树悉江中见,猿多天外闻。
别来如梦里,一想一氛氲。

注释:

十三四句:我十三四岁时,曾经跟随巫峡经过那里。他日偶然有思:后来的某一天,忽然想起了这件事。

小度巫山峡,荆南春欲分:从小渡过了巫山峡谷,荆南的春天就要分开了。

使君滩上草,神女馆前云:使君的江边草丛,神女的馆前云彩。

树悉江中见,猿多天外闻:树林都出现在江水中,猿猴的声音传到了天外。

别来如梦里,一想一氛氲:离开后就像在梦中一样,一想起就感到气氛很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巫峡过境时的情景和感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句“十三四岁”交代了时间背景,表明这是诗人年轻时的记忆。次句“巫峡”是长江三峡之一,也是长江上的著名峡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巫峡的怀念以及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

第三句“使君滩上草”,这里的“使君”是指当时的长官,也就是地方官员。“滩上草”指的是江中的草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长官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神女馆前”指的是传说中的神女居住的地方,而“云”则象征着神秘莫测的氛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神女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神秘氛围的喜爱。

最后两句“树悉江中见,猿多天外闻”,则是以景写情,通过描绘江中的树木和天外的猿猴,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乡的深深眷恋。而“别来如梦里,一想一氛氲”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无尽思念以及这种思念带来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诗人也通过这种艺术表现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