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林岑寂妙圆通,灵籁无声起远钟。
青鸟梦回天际白,赤乌翅展海头红。
晨光灿灿流残月,曙色苍苍散晓风。
自古洗心须净地,何须假榻坐禅空。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梵林岑寂妙圆通

  • 梵林:佛教寺院,常以“梵天”或“林”来形容。
  • 岑寂:寂静无声。
  • 妙圆通:形容寺庙的宁静和完美。

2. 灵籁无声起远钟

  • 灵籁:佛教用语,指自然之声。
  • :形容词,表示没有声响。
  • :声音。
  • 远钟:从远处传来的钟声。

3. 青鸟梦回天际白

  • 青鸟:神话中的神鸟,常用来比喻远方或梦境中的事物。
  • 梦回:梦中回到。
  • 天际:天边或高空。
  • :颜色词,白色通常与天空、云朵等联系在一起。

4. 赤乌翅展海头红

  • 赤乌: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红色鸟,此处可能是用来形容色彩鲜艳。
  • 翅展:翅膀展开。
  • 海头红:海边的红色景色。

5. 晨光灿灿流残月

  • 晨光:早晨的阳光。
  • 灿灿:灿烂的样子。
  • 流残月:随着时间流逝,月亮渐渐隐没。

6. 曙色苍苍散晓风

  • 曙色:天刚亮时的天色。
  • 苍苍:深青色或淡蓝色,形容天色。
  • 散晓风:逐渐消散的晨风。

7. 自古洗心须净地

  • 自古:自古以来。
  • 洗心:清洗心灵,通常指的是精神上的净化。
  • 须净地:需要干净的地方。

8. 何须假榻坐禅空

  • 何须:没有必要。
  • 假榻:临时搭建的床铺,引申为暂时的寄托。
  • 坐禅空:坐在禅房中,但内心并不真正得到清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寺的静谧美景及诗人的内心感悟,表达了对心灵的净化和追求超脱世俗纷扰的愿望。首句通过“梵林岑寂妙圆通”营造了一种庄严而祥和的氛围,随后通过各种自然景象的描述,如“灵籁无声起远钟”、“晨光灿灿流残月”等,展现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抒发,“自古洗心须净地”,强调了心灵净化的重要性,并以反问的形式结束全诗,引发读者对生命真谛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人的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