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无心便豁空,祇因先圣祖门通。
个中若向三乘学,万劫无因得遇逢。

偈颂并序 其八:

一得无心便豁空,祇因先圣祖门通。

个中若向三乘学,万劫无因得遇逢。

注释:

  • “一得无心便豁空”:在得到领悟后,心中便会有一片空旷,没有任何杂念。
  • “先圣祖门通”:指的是祖先或圣人的教诲和学问已经通过门户传承下来。
  • “个中若向三乘学”:如果深入研究这些学问,就会进入不同的层次,就像佛教的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一样。
  • “万劫无因得遇逢”:即使经过了漫长的时间,也难以遇到这样的机缘和理解。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深刻理解和领悟的渴望和珍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旨在表达对先圣祖门学问的赞美和对深入理解的向往。首先,“一得无心便豁空”表明一旦领悟了某种境界或道理,心灵便会豁然开朗,没有任何障碍。这种领悟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思考。
    “祇因先圣祖门通”说明这种领悟并非偶然,而是祖先智慧的传承。这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继承前人的知识和经验。
    “个中若向三乘学”进一步阐述了对学问的追求。在这里,“三乘”指的是佛教中的声闻、缘觉和菩萨三种修行路径。它表达了对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学问的学习和探索。
    “万劫无因得遇逢”表达了一种感慨和遗憾,即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能够遇到并深入理解这些学问的机会非常罕见。这可能是对现实中知识追求的无奈和感叹。
    这首诗通过对先圣祖门学问的赞美和对深入理解的追求,传达了一种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和珍视。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真正的理解和领悟是需要时间和努力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一颗谦虚和敬畏的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