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霜天道者孤,一堂禅侣守寒炉。
衲衣穿处冰侵骨,夜坐更深炭也无。
【注释】
偈颂并序 其三十八:冷月霜天,天道者孤。一堂禅侣,守寒炉。
衲衣穿处,冰侵骨寒。夜坐更深,炭也无。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禅宗修行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禅师在寒冷的冬夜中,身着衲衣,坐在冷清的禅房中修行的场景,表达了对禅宗修行者坚韧不拔、忍耐孤独的生活态度的赞赏。
首句“冷月霜天,天道者孤”,描绘了寒冷的冬夜中,天空中的月亮被厚厚的云层遮挡,整个天空显得暗淡无光,给人一种孤独凄凉的感觉。这里的“天道者孤”指的是天道(宇宙自然的道理)本身就具有孤独的特性,与人为道相对。
第二句“一堂禅侣守寒炉”,描述了禅师和他的同伴们围坐在寒冷的禅房里,守护着取暖的火炉。这里的“一堂”指的是禅师和他们同伴们聚集在一起的场所,“寒炉”则是指用来取暖的火炉。
第三句“衲衣穿处,冰侵骨寒”,描绘了禅师穿着衲衣(一种用粗布制成的僧服),在寒冷的环境中,他的衲衣已经湿透,甚至浸透了骨髓,感到十分寒冷。这里的“冰侵骨寒”形象地描绘了禅师在寒冷环境中的艰难处境。
第四句“夜坐更深,炭也无”,进一步描绘了禅师在夜晚修行的情景,他因为寒冷而无法入睡,只能继续坐着修炼。这里的“夜坐更深”指的是夜晚修行的时间更长,更深入。而“炭也无”则表明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连取暖用的炭都难以找到。
整首诗通过对禅师在寒冷冬夜中修行的情景的描绘,展现了禅师坚韧不拔、忍耐孤独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禅宗修行者艰辛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禅宗修行者的精神世界的深深敬仰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