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裤斑阑火炙成,浑身破碎不能惊。
山房独坐观极乐,豁然无事畅人情。

注释:

膝裤斑阑火炙成,浑身破碎不能惊。

山房独坐观极乐,豁然无事畅人情。

【赏析】

此诗是一首偈颂,全诗以“独坐”为线索,通过“看”、“想”和“悟”等动作,表现诗人对佛理的体悟。

首句写烧膝裤时的情景。膝裤,即僧人所穿的短裤,因僧衣多用布制成,故名。烧膝裤,是僧人修苦行的表现之一。“斑阑”,指烧焦的痕迹。“火炙成”,说明烧得非常之烈。这一句看似描写烧膝裤的过程,实则暗含了烧膝裤的寓意。“浑身破碎不能惊”,是写烧完以后的景象。“破碎”与“斑阑”相呼应,表明僧鞋已经烧坏。“不能惊”,则是说虽然烧破了,但并不可怕。这一联看似平淡,其实蕴含了很深的意思。它暗示了佛教中的无常观念,以及修行者面对挫折时应有的心态:即使受到打击,也要泰然处之,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第二句“山房独坐观极乐”,是说诗人在山房中独自坐着,观看着佛教中的极乐世界。这句诗的意象很美,也很有诗意。它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祥和的画面,仿佛是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净土,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抚慰。然而,这里的“极乐”并非字面上的天堂或乐园,而是比喻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它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领悟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反思。

第三句“豁然无事畅人情”,是说在山房中独自坐着时,诗人感到心中豁然开朗,没有什么事情能够困扰他。这里的“豁然”指的是一种心境上的突破,意味着他已经超越了烦恼和困扰,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而“无事”则表示他不再被琐事所困,能够尽情地欣赏大自然的美好。最后一句“畅人情”,则是指他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总的来说,这三联诗都围绕着“静”这个主题展开,通过描绘不同的场景和心境来表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这首诗通过对烧膝裤、山房独坐、极乐世界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体悟。它不仅仅是一首宗教诗歌,更是一种心灵的抒发和表达。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心灵的深深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