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一径入云端,艰险千重渡转难。
涧下厌听流咽水,岩间愁望古松寒。
风沙终日情迷惑,霜雨侵宵梦不安。
憔悴途中无镜照,却回蓬鬓似君看。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山行书情呈王十四
- 悠悠一径入云端
- “悠悠”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行程的缓慢,形象地描绘了行走在山路上的宁静景象。
- “一径”指的是一条小路,强调了山路的狭窄和不易通行。
- “入云端”则形容山路之高耸入云,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 艰险千重渡转难
- “艰险”和“千重”都强调了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 “渡转难”则表明了渡过这些困难的难度,可能意味着需要克服重重难关才能到达目的地。
- 涧下厌听流咽水
- “涧下”指明了地点是在山间的小溪旁。
- “流咽水”形象地描绘了水流潺潺、声音悠扬的景象。
- “厌听”表达了对这种自然之声的厌倦之情。
- 岩间愁望古松寒
- “岩间”描述了一种寂静而幽深的环境,使人联想到山岩之间的孤独与寂寞。
- “愁望”传达了诗人因远望而产生的忧郁情绪。
- “古松寒”则突出了山峰上古老的松树在寒冷中的坚韧与挺拔。
- 风沙终日情迷惑
- “风沙”描绘了大自然中狂风暴雨的场景,给人以动荡不安之感。
- “终日”强调了这种天气状况的持久性。
- “情迷惑”表达了诗人因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困惑和迷茫。
- 霜雨侵宵梦不安
- “霜雨”暗示了秋末冬初的冷冽气候,为夜晚增添了一丝凄凉。
- “侵宵”表示这种天气现象一直持续到深夜。
- “梦不安”则揭示了诗人因担忧未来或心事重重而导致夜不能寐的状态。
- 憔悴途中无镜照
- “憔悴”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疲惫和憔悴。
- “途中”指出了这种状态发生在旅途之中,强调了诗人的辛劳和劳累。
- “无镜照”则意味着没有镜子可以用来整理仪容,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疲惫和无助感。
- 却回蓬鬓似君看
- “却回”意味着在返回的路上,诗人回头望去。
- “蓬鬓”形容头发蓬松不整洁的样子,可能是旅途劳顿或时间匆忙所致。
- “似君看”则将诗人自己的形象与友人相比,表达了一种谦虚和自谦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向朋友王十四表达自己旅途心情的作品。诗中通过描写山川景色和旅途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和辛劳。整首诗用词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朋友间相互理解的愿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微妙的联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