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下疏篁十二茎,襄阳从事寄幽情。
只应更指伶伦见,写尽雌雄双凤鸣。
清水驿丛竹天水赵云余手种一十二茎檐下疏篁十二茎襄阳从事寄幽情只应更指伶伦见写尽雌雄双凤鸣注释:清水驿:在今陕西省汉中县。天水: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赵云(162-229):三国时蜀国名将。余:我。檐:房檐。疏:稀疏。伶伦:黄帝乐官,相传为制五音之祖。雌:雄性的。雄:雌性的。双凤鸣:指雌雄两鸟相和之声。赏析:此诗是作者自述在清水驿种竹的经过及其感受。起句“清水驿丛竹天水赵云余手种一十二茎”,点明诗人种了十二株竹子,这十二株竹子,就是诗人与好友赵云当年亲手种下的。“天水赵云”四字表明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余手种”三字说明诗人对此事十分得意,他以自己的双手种下了这十二株竹子,也种下了他与赵云友谊的象征。颔联两句,诗人由种竹子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他在襄阳做从事,生活清贫。他想起《楚辞·九歌·湘君》中屈原写的“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九歌·湘君》)又想起杜甫的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由此可知,他正因仕途不顺利,感到人生渺茫而惆怅。颈联两句,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情,他想到古人伶伦制五音,而自己却无法像伶伦那样为后人留下什么不朽之作,不禁感到遗憾。但诗人很快从失落中摆脱出来,转而想到自己能为世人留下这十二根竹子,也算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财富了。尾联两句,诗人再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想到朋友在襄阳从事,一定有很多感触。他想象友人在房檐下看到这十二株竹子,会有什么感受。诗人用“寄幽情”三字表明自己对友人的同情。最后两句,诗人想到自己只能听到鸟儿的叫声,而听不到人的声音,就更加觉得寂寞无聊。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消沉下去,相反,他更加珍惜这十二株竹子,并从中得到了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