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拜稽首,出次于东。
天子饯之,罍斝是崇。
鼎臑俎胾,五献百笾。
凡百卿士,班以周旋。
【注释】
奉平淮夷雅表 其四:指代《奉平淮夷颂》(即《尚书·舜典》)。皇武:皇帝的大武,这里指武帝。丞相度:指主其事的丞相公孙弘。董师:指董仲舒。集大功:完成伟大的功绩。
度拜稽首,出次于东:度(音duó)行跪拜礼叩头至地,走出官署,驻扎在东方。
天子饯之,罍斝是崇:天子设酒宴为度送行,以美酒祭祀。罍(léi):盛酒器,也泛指酒。斝(jiǎ):古代一种青铜酒器,三足两耳。崇:祭。
鼎臑(nòu)俎胾(zù):鼎与俎肉,古代祭祀时用的各种祭品。胾:肉块或牲体。五献:五种不同的酒。百笾(biàn):各种形状、大小的竹器或木器。这是古代用于盛食物的器皿。
凡百卿士,班(读bān)以周旋:所有的文武百官都随度来到东边送别。
【赏析】
这首诗是汉武帝为了表扬丞相公孙弘和主事的博士董仲舒而作,所以诗中充满了赞美的语气。诗人赞扬他们完成了“大功”,并为他们举行盛大的饯行宴会。
诗的前二句写饯行场面,“天子饯之,罍斝是崇”,天子亲自为董相国饯行,用美酒祭奠,显示了天子对功臣的厚爱和尊重;“度拜稽首,出次于东”则描写了丞相的谦恭态度,体现了丞相对天子的尊敬。
中间四句写饯行宴会。“鼎臑俎胾,五献百笾”,描绘出宴会上丰盛的食物和精美的酒器;“凡百卿士,班以周旋”,表现了宴会上热闹的气氛。
后两句写送别。“天子饯之,罍斝是崇”,天子亲自为丞相饯行,用美酒祭奠,显示了天子对功臣的厚爱和尊重;“度拜稽首,出次于东”,描写了丞相的谦恭态度,体现了丞相对天子的尊敬。
此诗是一篇颂扬文臣功德的作品,歌颂他们的功绩和贡献,表达了对他们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