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
苔铺翠点仙桥滑,松织香梢古道寒。
昼傍绿畦薅嫩玉,夜开红灶撚新丹。
钟声已断泉声在,风动茅花月满坛。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首先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诗句中的意象和关键词分析意境特点,最后分析表达技巧和情感主旨。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注意诗的排列顺序),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题青城山范贤观”,这一句的意思是:我攀登青城山寻找真诀,去向黄冠大师请教。这是第一层,写诗人上山的目的。

“苔铺翠点仙桥滑,松织香梢古道寒。”这一句的意思是:山间小路上,长满了青苔,像点缀的翡翠一样闪闪发光;路旁有一株松树,枝头结满了香气浓郁的松果,显得十分苍老而寒冷。这是第二层,写诗人在山中看到的景物。

“昼傍绿畦薅嫩玉,夜开红灶撚新丹。”这一句的意思是:白天的时候,我在一片绿色的菜地边上劳动;晚上的时候,我点燃红炉,炼制丹药。这是第三层,写诗人在山上的生活情况。

“钟声已断泉声在,风动茅花月满坛。”这一句的意思是:山下的钟楼已经停止了敲钟,但是山上的泉水还在潺潺流淌;风吹动着茅草上的野花,月光洒满了山中的石坛。这是第四层,写诗人在山上听到的声音。

【答案】

译文:数里登山不算难,为的是求取真诀问黄冠。苔铺翠点仙桥滑,松织香梢古道寒。昼傍绿畦薅嫩玉,夜开红灶撚新丹。钟声已断泉声在,风动茅花月满坛。

赏析:

首句“数里缘山不厌难”写出了作者登山的艰难程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难、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决心。

次句“为寻真诀问黄冠”,说明作者登临青城山的目的是想寻求真诀,向道士黄冠求教。这里既写出了青城山是道教名山,又表明了作者求取真诀的目的是为了修道成仙。

后二句描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的美景和生活情况。山中有青苔,也有松果;山上有泉水,也有红炉,还有茅草和明月。这些景色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青城山之中。

最后两句描绘出作者在山中的所闻所见。山中虽然没有了钟声,但泉水依旧流淌不息,风吹动着茅花,月光洒满了石坛。这些声音和景象都与前面的景色交相呼应,构成了完整的画面。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