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秦王架石桥,海仙忙迫涨惊潮。
蓬莱隔海虽难到,直好三清却不遥。

【注释】:

自吟:自己吟诵。

曾见秦王架石桥:指秦始皇在海边架设石桥。

海仙忙迫涨惊潮:大海中的神仙急忙,因潮水上涨而惊动。

蓬莱隔海虽难到:蓬莱山隔着海水很难到达。

直好三清却不遥:直接好于登上天界而不遥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写秦始皇架石桥的故事,抒发了对人生、对历史和现实的一种感慨。

诗的前两句“曾见秦王架石桥,海仙忙迫涨惊潮”,描写了秦始皇架设石桥,海神因为潮水的上涨而感到惊恐的场面。这里,诗人用“曾见”一词,表明了自己曾经目睹过这一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事件的感受和认识。同时,“海仙”“忙迫”“涨惊潮”等词语的运用,也使得整个画面显得生动而具有动感。

第三句“蓬莱隔海虽难到,直好三清却不遥”,则是诗人在感叹自己无法像仙人一样接近蓬莱山,但又觉得登上天界的三清并不遥远。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理想追求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觉得自己无法达到仙人的境界,另一方面,他又认为登上天界的三清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这种矛盾心理,既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困惑,也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这首诗通过对秦始皇架石桥的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生理想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