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下飞声彻不毛,酒醒时得广离骚。
先生鬓为吟诗白,上相心因治国劳。
千乘信回鱼榼重,九华秋迥凤巢高。
强酬小谢重阳句,沙恨无金尽日淘。
这首诗由苏轼所作,是他在重阳节时写给九华杜先辈(即杜范)的诗作。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析和注释:
日下飞声彻不毛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在日落时名声远扬,其影响力遍及荒漠之地。”日下”指的是太阳落山的时候,“飞声”意味着声誉迅速传播,“不毛”是指荒芜贫瘠的地方,常用来形容偏远或荒凉的地方。整体意思是诗人名声之大,如日落时分的光芒,能够照亮遥远荒凉的土地。
酒醒时得广离骚 - 这句表达的是诗人醉酒之后醒来时,灵感迸发,创作出《离骚》这样的杰作。”广离骚”指的是屈原的《离骚》,这是古代中国诗歌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离骚》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抒情诗,充满了作者的忧国忧民情怀和高洁志向。诗人通过饮酒来激发灵感,创作出了这样伟大的作品。
先生鬓为吟诗白 - 这里指的是诗人因为频繁地吟诵诗歌,导致自己的头发变白了。”先生”是对年长者的尊称,”鬓白”则形象地描绘了年老的意象。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以及这种热爱给他带来的身体变化。
上相心因治国劳 - 这里说的是宰相(上相)由于忙于治理国家而感到劳累。”上相”是指高级官员,”治国劳”则说明了他为了治理国家而付出的努力和辛劳。
千乘信回鱼榼重 - 这句描述了诗人收到来自远方的回信,信中满载深情。”千乘”是形容车多,”鱼榼”是一种古代的酒器,这里指信使携带的信物。整句话反映了诗人收到远方来信时的感动与欣喜。
九华秋迥凤巢高 - 这句描绘了九华山上的景色,秋天的时候山峰显得格外高远,如同凤凰筑巢一般,美丽而神秘。”九华”指的是安徽省的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这里的景色被描绘得如同神话中的仙境。
强酬小谢重阳句 - 这是说诗人想要以自己的方式回复小谢(南朝梁诗人谢朓)。”谢朓”是南朝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才情著称,这里可能是诗人自比于谢朓。”重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九月九日重阳节,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想要在重阳节这一天有所作为,或者有某种寄托。
沙恨无金尽日淘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遗憾和不满,可能是因为未能获得足够的金钱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或者追求。”沙恨”指的是沙洲之恨,这里比喻心中的遗憾。”无金尽日淘”则意味着没有金钱的日子就像在沙子中淘洗一样难以忍受。整句话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历史的独特见解。通过对九华山秋景的描写和对古人诗意的赞美,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文化的尊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态度,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洒脱自如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