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明月观,祗伤荒野基。
今逢明月湾,不值三五时。
择此二明月,洞庭看最奇。
连山忽中断,远树分毫釐。
周回二十里,一片澄风漪。
见说秋半夜,净无云物欺。
兼之星斗藏,独有神仙期。
初闻锵镣跳,积渐调参差。
空中卓羽卫,波上停龙螭。
踪舞玉烟节,高歌碧霜词。
清光悄不动,万象寒咿咿。
此会非俗致,无由得旁窥。
但当乘扁舟,酒瓮仍相随。
或彻三弄笛,或成数联诗。
自然莹心骨,何用神仙为。

【注释】

明月湾:位于洞庭西畔。

祗伤荒野基:只伤心是荒山野地。

择此二明月:选择这两座明月山(即明月观)的明月。 洞庭:指今湖南省洞庭湖,因洞庭湖中有许多岛屿而得名。

周回二十里:周围有二十里长。

一片澄风漪:一片清明宁静的风拂过水面。

见说秋半夜:听说在秋夜半月的时候。

独有神仙期:只有神仙才能达到的境界。

锵镣跳:指月下的水波像乐器上的金属撞击声。

积渐调参差:逐渐地、慢慢地调整着节奏。

空中卓羽卫,波上停龙螭:月光照在水中,仿佛有一群仙女在空中飞舞;又好像龙和鱼在水中嬉戏。

踪舞玉烟节,高歌碧霜词:月光照在江面上,犹如仙女在跳舞;又像是诗人在歌唱,歌声如冰霜一般清脆。

悄不动:悄悄地、静静地。

万象寒咿咿:月亮照在万物上,使一切都显得寂静无声,好像被月光冻住了一样。

此会:这次聚会。

非俗致: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雅趣。

无由得旁窥:没有机会可以在旁边观看。

但当乘扁舟:只要乘着小船就可以尽情游览了。

或彻三弄笛,或成数联诗:有的演奏起笛曲,有的吟诵起诗歌。

自然莹心骨:自然使人心灵得到净化。

何用神仙为:何必去追求神仙呢?

【赏析】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明月湾》,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洞庭湖中秋夜明月的诗作。全诗通过写景,表现作者对洞庭湖中秋夜明月景色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物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之情。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昔闻明月观,祗伤荒野基”写诗人曾经听说关于洞庭湖中秋夜月色十分美丽,令人陶醉,然而现在看到的却是荒芜的山冈。“今逢明月湾,不值三五时”,写的是诗人现在所欣赏到的美景,而此时正是秋天夜晚,月亮明亮的时候。“择此二明月,洞庭看最奇”,诗人认为洞庭湖上的这两个明月,最为奇特,最能体现中秋夜月的美丽。接着,诗人描绘了洞庭湖中秋夜月的美丽景象:“连山忽中断,远树分毫釐。周回二十里,一片澄风漪。”远处的山峦忽然中断,而树木却清晰地映入视线。湖水周长有二十里,整个湖面都笼罩在清澈的风中,波光粼粼,如同一片晶莹剔透的水晶般美丽。“见说秋半夜,净无云物欺。兼之星斗藏,独有神仙期。”据说这个时候是在秋夜,天空十分清澈,没有云彩遮挡星光,只有月亮和星星在夜空中闪烁。诗人还想象自己能够与仙人一起在这美丽的夜晚畅游,享受这难得的时光。

最后两句“初闻锵镣跳,积渐调参差。空中卓羽卫,波上停龙螭。”则进一步描绘了洞庭湖中秋夜月的景象。诗人想象自己在洞庭湖上观赏月亮时,看到水中仿佛有一群仙女在空中翩翩起舞,还有鱼儿在水中游动,宛如龙和蛇在水中嬉戏。这些生动的形象使得洞庭湖中秋夜月的美丽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诗人还想象自己能够与仙人一起在这美好的时刻畅谈心声,共同品味这难得的美景,让心情愉悦无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洞庭湖中秋夜月光的美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