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潭洞中,自古多秘邃。
君将接神物,聊用申祀事。
镕金象牙角,尺木无不备。
亦既奉真官,因之徇前志。
持来展明诰,敬以投嘉瑞。
鳞光焕水容,目色烧山翠。
吾皇病秦汉,岂独探幽异。
所贵风雨时,民皆受其赐。
良田为巨浸,污泽成赤地。
掌职一不行,精灵又何寄。
唯贪血食饱,但据骊珠睡。
何必费黄金,年年授星使。

诗句翻译:

  1. “名山潭洞中,自古多秘邃。”
  • 描述太湖的山峦和山洞自古以来就是神秘而深奥的地方。
  1. “君将接神物,聊用申祀事。”
  • 您将要与神灵交流,借此来祭祀神灵。
  1. “镕金象牙角,尺木无不备。”
  • 熔化金子和象牙,各种材料无所不备。
  1. “亦既奉真官,因之徇前志。”
  • 既然已经供奉了真正的神灵,就继续遵循先前的意愿。
  1. “持来展明诰,敬以投嘉瑞。”
  • 带来这些物品是为了展示并奉献给神明,以示敬意。
  1. “鳞光焕水容,目色烧山翠。”
  • 水面上鱼鳞闪烁,山间树木被阳光照射,呈现出翠绿色。
  1. “吾皇病秦汉,岂独探幽异。”
  • 皇上在治理国家时也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不仅仅是探寻隐秘的事情。
  1. “所贵风雨时,民皆受其赐。”
  • 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天气的变化,让百姓都能得到雨水和阳光的恩赐。
  1. “良田为巨浸,污泽成赤地。”
  • 好的农田变成了湿地,污染的土地变得荒芜。
  1. “掌职一不行,精灵又何寄。”
  • 如果职责不执行,那么神灵又能寄托何处?
  1. “唯贪血食饱,但据骊珠睡。”
  • 只是贪图鲜血和食物的满足,却安于享乐。
  1. “何必费黄金,年年授星使。”
  • 为何需要花费大量的黄金,每年都派遣使者向星辰祈求福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太湖的自然美景及与之相关的祭祀活动,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于天地神灵的崇拜。通过使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诗人展示了太湖的美丽和它带给人们的影响,同时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和秩序的尊重。诗中透露出对政治清明、民生安康的向往,以及对统治者应负起的责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