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升三清,真有上中下。
官居乘佩服,一一自相亚。
霄裙或霞粲,侍女忽玉姹。
坐进金碧腴,去驰飙歘驾。
今来上真观,恍若心灵讶。
只恐暂神游,又疑新羽化。
风馀撼朱草,云破生瑶榭。
望极觉波平,行虚信烟藉。
闲开飞龟帙,静倚宿凤架。
俗状既能遗,尘冠聊以卸。
人间方大火,此境无朱夏。
松盖荫日车,泉绅垂天罅。
穷幽不知倦,复息芝园舍。
锵佩引凉姿,焚香礼遥夜。
无情走声利,有志依闲暇。
何处好迎僧,希将石楼借。

【注释】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 上真观:本自《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四。

尝闻:曾经听说。

升三清:指道教的“三天”。据《云笈七签》卷六十八载,三天是太玄、太素、玉清,为三清。

官居乘服:指帝王或官员所穿的龙袍。

霄裙:即仙女的裙子,因仙界中人常穿云霞般的衣服而得名。

侍女:指仙女的侍女。

金碧腴:指皇帝的礼服。

飙歘(cāo xuè)驾:指神仙的车子。

今来:来到此地。

恍若:好像。

心灵讶:形容惊讶之情。

只恐:恐怕。

暂神游:暂时的神游。

新羽化:新的羽化。

风馀:风吹过。

撼朱草:动摇着红色的草。

云破:云散。

瑶榭:指神仙的宫殿。

望极:望得极远。

行虚:行走在虚无缥缈的地方。

闲开:随意打开。

龟帙:装订古籍的书册。

宿凤架:停歇于凤凰架下。

俗状:凡夫俗子的样子。

尘冠:尘垢的帽子。

芝园:指仙境中的园林。

复息:再次休息。

锵佩:佩玉的声音。

走声利:追逐名利。

有志依闲暇:有志向的人可以安闲度日。

迎僧:迎接僧人。

希将石楼借:希望能借用石楼。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神仙的五言律诗。诗中描绘了太湖上的仙山美景,抒发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间疾苦的厌倦,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淡泊名利的人生理想与追求。

开头两句“尝闻升三清,真有上中下”,诗人曾听到关于升入三清的传说,认为那里有着上中下三层不同的境界。这两句看似在写仙境之高远,实则是在暗示自己对于这种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诗人转入描写太湖上的景象,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如画的景色。从“官居乘佩服,一一自相亚”开始,诗人描述了自己在仙界的穿着打扮,以及仙人们的美丽形象。其中“一衣百采”等词句,形象地描绘了神仙们华丽的服饰和飘逸的气质。

诗人又通过描写仙人们的活动,进一步展现了仙境中的神秘氛围和美好景致。从“坐进金碧腴,去驰飙歘驾”到“风馀撼朱草,云破生瑶榭”,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神仙们的优雅举止和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

在描绘完仙境之后,诗人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继续展开对于仙境的想象和描绘。“今来上真观,恍若心灵讶”,诗人表达了自己来到仙境后的惊奇之情。而接下来的几句,则是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具体描绘和体验:“只恐暂神游,又疑新羽化。”“风馀撼朱草,云破生瑶榭。”这些句子,既体现了仙境中的自然美景,也展现了神仙们的生活情趣和品味。

仙境终究是凡人难以企及的地方,诗人在感叹之余,也流露出了深深的遗憾之情。“此境无朱夏,松盖荫日车,泉绅垂天罅。”这三句,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仙境中四季如春、绿树成荫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间疾苦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两句中,诗人用“静倚宿凤架,闲开飞龟帙”来描绘自己在仙境中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而“无朱夏,穷幽不知倦,复息芝园舍”则进一步展现了仙境中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世界。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人间疾苦的深刻反思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