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蚕缘枯桑,青茧大如瓮。
人争捩其臂,羿矢亦不中。
微微待贤禄,一一希入梦。
纵操上古言,口噤难即贡。
蛟龙在怒水,拔取牙角弄。
丹穴如可游,家家畜孤凤。
凶门尚儿戏,战血波澒溶。
社鬼苟有灵,谁能遏秋恸。

杂讽九首其一

红蚕缘枯桑,青茧大如瓮。

人争捩其臂,羿矢亦不中。

微微待贤禄,一一希入梦。

纵操上古言,口噤难即贡。

【注释】

杂讽九首:指《古诗十九首》中讽刺诗人的诗。杂,指多方面,多角度。

红蚕缘枯桑:蚕以桑为食,这里比喻贪官污吏剥削百姓,使人民生活困苦。缘,依附。

青茧大如瓮:蚕吐出的丝又细又长,好像一只大瓮。

人争捩其臂:人们争相扭转它的翅膀,使它飞走。捩,扭转。

羿矢亦不中:后羿射日,箭法高超,但也不能射中贪吏。羿,古代神话中的英雄。

微微待贤禄:微弱地等待着贤能者的赏赐。

一一希入梦:希望一有机会就进入梦中去。

纵操上古言:尽管可以学习上古的语言。

口噤难即贡:张嘴都困难,更不用说进献了。

蛟龙在怒水:形容贪官污吏像愤怒的龙一样横行霸道,危害人民。

拔取牙角弄:用龙角来威胁别人。

丹穴如可游:就像可以到仙境那样游玩。

家家畜孤凤:每家每户都在养着凤凰。

凶门尚儿戏:即使最凶恶的门也有孩子玩耍的欢乐。

战血波洪溶:战斗的鲜血染红了河流。

社鬼苟有灵:假如鬼神有灵,谁还能阻止秋祭时人们的悲痛呢?

【赏析】

这是一首杂讽诗,借咏物寄意,讽刺那些依仗权势、鱼肉百姓的官吏。《杂诗十九首》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写统治者的骄奢淫逸;第二部分写劳动人民的疾苦;第三部分写统治者的残暴;第四部分写人民对统治者的诅咒。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全诗可分为三层。

起句“红蚕缘枯桑,青茧大如瓮”,是总述,说明蚕和蛾的关系以及蚕吐丝结茧的情况。蚕以桑叶为食物,经过多次吐丝结茧,才形成蚕蛾产卵。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把贪官污吏比作蚕和桑叶,把人民比作蚕和桑叶,揭露了贪官污吏盘剥百姓的罪恶行径。

次句“人争捩其臂,羿矢亦不中”,是对蚕蛾的描写。因为蚕蛾没有翅膀,所以只能扭动自己的翅膀,让它们飞起来。这里用典,后羿射日的故事,用来比喻贪官污吏无法摆脱罪恶的命运。

三四句“微微待贤禄,一一希入梦”,是进一步描写蚕蛾的形象,也是对贪官污吏的揭露。蚕蛾虽然极力挣扎,但还是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只有等待贤人拯救它。而那些贪官污吏也难以逃过人民的惩罚。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既表现了蚕蛾的无奈,也突出了贪官污吏的可悲。

五六句“纵操上古言,口噤难即贡”,是对人的描写。这里用典,上古时代的人能够掌握先进的语言工具,善于辩论。但是贪官污吏却不懂这些道理,只会耍阴谋诡计。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

最后几句“蛟龙在怒水,拔取牙角弄”,是对自然界景象的描写。这里用典,蛟龙是一种凶猛的鱼类,常常在水中掀起巨大的波浪。贪官污吏就像蛟龙一样,危害人民的利益。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自然界的景象赋予了人的感情和意志,表达了人民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之情。

末句“丹穴如可游,家家畜孤凤”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贪官污吏的嘲讽。这里用典,传说中的凤凰是一种吉祥的神鸟,人们把它当作美好事物的代表。而贪官污吏却像乌鸦一样令人厌恶。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既表现了贪官污吏的丑陋,也表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蚕蛾、人、鸟等生物的描写,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贪官污吏的罪行和人民对他们的憎恶,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