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成西别秦,返驾江南春。
草际楚田雁,舟中吴苑人。
残云挂绝岛,迥树入通津。
想到长洲日,门前多白蘋。

【注释】

①“无成西别秦”,即“无成西入秦”。西,指长安。无成,李白自称。②“返驾江南春”:返驾,回长安;江南,这里泛指长江以南地区。③“草际楚田雁”:楚田,楚地的田野。④“残云挂绝岛”:绝岛,指江上的一座孤岛。⑤“迥树入通津”:通津,渡口,水陆交通要道。⑥“想到长洲日”:长洲,地名,今南京一带。⑦“门前多白蘋”:蘋(pín),一种水生植物。⑧“白蘋”,一作“苹”。“多白蘋”与下句对仗。

【赏析】

此诗为送别诗,但写得委婉含蓄。首二句写诗人与友人告别时的情景。诗人在长安没有考中进士,只得回到江南。临行前,他来到长安城外,和顾非熊分手。长安郊外的景色很美,诗人无心观赏,只是匆匆告别。“无成西别秦,返驾江南春。”诗人在长安没有考中,只好回江南去,这一句交代了诗人归去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起兴之笔,意谓“无成”(无功名成就),故只能“西别秦”(向西去长安)。

三、四两句描写送行时的环境和人物。顾非熊是诗人的友人,他们同登科第后一起入仕,现在顾非熊下第归来,诗人便到灞桥相送。诗人站在灞桥上,目送着友人乘舟离去。“草际楚田雁”,楚田,楚地的田野。“残云挂绝岛”,绝岛,指江上的一座孤岛。“舟中吴苑人”,吴苑,吴地的园林。“舟中吴苑人”,即舟中之人,指顾非熊。这三句写出送行的地点,以及诗人目送朋友远去的景象。“残云”、“绝岛”、“吴苑”等词语,都是用典。“残云挂绝岛”一句,用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比况。“残云”,比喻诗人眼中的离别情景,也暗示了送别的时间已接近傍晚。“迥树入通津”,意思是远远的树木渐渐消失在渡口。“通津”,水陆交通要道,这里借指送别之地。

五、六句描绘诗人想象中友人即将渡过长江到达江南的情景。从诗的内容来看,顾非熊此次是南归故乡。“想到长洲日”,长洲,即江苏苏州。“门前多白蘋”,长洲是有名的风景胜地,诗人想象友人到了长洲,看到家门前的水中有美丽的白蘋花。“长洲”二字既关合了上文的送别之地,又照应了下文的送别之情,使上下贯通。

诗人想象友人在长洲将看到的美好景致。“想到长洲日”四字点出了送别之意。“门前多白蘋”一句则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切动人,体现了李白七言律诗的艺术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