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侯未可测,其况信浮沉。
十载常独坐,几人知此心。
乘舟蹈沧海,买剑投黄金。
世务不足烦,有田西山岑。
我来遇知己,遂得开清襟。
何意阃阈间,沛然江海深。
疾风扫秋树,濮上多鸣砧。
耿耿尊酒前,联雁飞愁音。
平生重离别,感激对孤琴。

【注释】

沈侯:即沈子,指沈约。未可测:不可预测。况:更。信浮沉:相信是或升或沉。十载:十年。常独坐:常独自坐着。几人知此心:有几人能理解我的心?乘舟蹈沧海:乘船渡过大海。买剑投黄金:买把好剑,抛向黄金。世务不足烦:世间的事务不值得去烦忧。有田西山岑:拥有西山的田地。清襟:清澈的心襟。何意:何曾料到。阃(kǒn)阈(shì):门限,引申为门槛或界限。沛然:水势浩大的样子。江海深:江河湖海之深。濮上:古地名,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鸣砧(zhēn):敲击石制的砧石声,多用以比喻妇女捣衣的声音。耿耿:光明的样子。尊酒:酒杯。联雁飞愁音:连着成双的雁儿飞翔着发出哀凄的声音。孤琴:独奏的琴曲。

【赏析】

《赠别沈四逸人》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写自己的心绪和感受,表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也反映了作者自己怀才不遇,渴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难酬的抑郁不平之情。

这首诗开头两句说沈约的情况是难以预料的。他既可能是一个沉浮不定的人,又是一个胸无点墨,没有才能的人。这两句看似漫不经心地叙说,却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沈约的不满与失望。“十载”、“几人”二句,是说自己十年来常是一个人孤独地呆着,有几个知己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心意呢?“世务不足烦”,这是对沈约的一种忠告。“有田西山岑”一句,是说自己虽居山中而心怀天下,但世人对此并不理解。这四句是全诗的总起,是诗人对沈约的劝诫和评价。

中间六句,主要写诗人自己的内心活动。首句“我来遇知己”,表明自己来到友人这里,正是遇到了知心的朋友,心情十分舒畅,于是开怀畅饮,心情自然开朗。接着“遂得开清襟”,进一步说明自己在这里得到了解脱。然而正当诗人沉醉于欢愉之中的时候,突然听到门外传来阵阵砧杵声,原来是友人的妻子正在捣衣,她的心情一定是忧郁的,因为她的丈夫久客在外,不能回来。“有田西山岑”,“疾风扫秋树”,两句都是从声音上想象妻子捣衣的情景和她内心的忧愁。

末五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诗人想到自己平生最重视的就是离别,所以一听到妻子捣衣的声音,就不禁感到一阵惆怅,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最后两句,更是直接道出自己的心事:“平生重离别,感激对孤琴。”诗人一生最为看重的就是离别,每当听到妻子捣衣的声音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抚琴一曲,表达自己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的“孤琴”,既是对前文妻子捣衣声音的呼应,也是诗人此时心境的写照。

这首诗语言质朴、平实,但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