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住淇上,萧条惟空林。
又非耕种时,闲散多自任。
伊君独知我,驱马欲招寻。
千里忽携手,十年同苦心。
求仁见交态,于道喜甘临。
逸思乃天纵,微才应陆沈。
飘然归故乡,不复问离襟。
南登黎阳渡,莽苍寒云阴。
桑叶原上起,河淩山下深。
途穷更远别,相对益悲吟。
【注释】
淇上:水名,即淇水。
刘少府子英:指作者的朋友刘少府。
又非耕种时:又逢农忙季节。
闲散多自任:闲居散漫无为。
伊君:你的丈夫。
驱马欲招寻:策马出发去寻找他。
千里忽携手:一别之后,忽如远行千里。
十年同苦心:与刘少府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十年共患难、同甘苦。
求仁见交态:追求仁义,表现出一种交谊之态。
喜甘临:喜欢在艰苦环境中相互支持、鼓励。
逸思乃天纵:超凡脱俗的思想是天赋。
微才应陆沈:才能有限,应当像被沉沦的陆地一样。
飘然归故乡:回到故乡,心情轻松自在。
不复问离襟:不再询问离别之情。
南登黎阳渡:向南登上黎阳渡口。
莽苍寒云阴:天色昏暗,山色苍莽,寒气逼人。
桑叶原上起,河凌山下深:桑叶原上的落叶随风飘起,黄河边凌汛的洪水正下冲。
途穷更远别,相对益悲吟:道路已尽,更加思念友人,不禁悲伤吟咏。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五年(746),当时王昌龄在洛阳。诗中描写诗人久别后与友人刘子英重逢的情景。全诗四联八句,写景抒情,情景交融。首联写久别后相见的欣喜,颔联写友人的知遇之恩;颈联以自己的处境比喻对方的高风亮节;尾联写分别后的思念和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