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成世业紫真官,文似相如貌胜潘。
鸿雁南飞人独去,云山一别岁将阑。
清淮水急桑林晚,古驿霜多柿叶寒。
琼树相思何日见,银钩数字莫为难。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韦八少府的文才和相貌;颔联写韦八少府离开京都,去往远方;颈联写韦八少府在途中的所见所感;尾联是送别时赠言。

【答案】

译文:韦八少府是世代相传的名门之后,文章才华堪比汉代司马相如、扬雄,相貌也超过潘岳。如今他南飞大雁一般离开了京城,我们也要一别两宽,各奔前程。分别之际,云山之巅,一年将尽,我送你到驿外。清淮水急,桑林晚景,古驿霜寒,柿叶落尽。你我虽天各一方,但心却常系着彼此。何时才能重聚?莫把离别挂在心头。注释:玄成世业紫真官:指韦应物曾祖韦嗣立为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文似相如貌胜潘(潘岳):指韦应物的文章有文才,容貌英俊。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韦八少府回京的送别之作。诗中以“玄成”、“文”等字眼点出其身份背景,用“紫真”一词表明其家世地位,用“相如”二字赞美其文章才情。而其外貌更是胜过潘安,足见其才子佳人的风采。

第二句“文似相如貌胜潘”,既是赞语,又暗含自谦之意。韦八少府的文才与汉代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扬雄相比,可谓不相上下。他的容貌更胜潘岳,潘岳以貌美著称于世,韦八少府则更为俊逸。这里既突出了韦八少府的文才和貌美,又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赞赏之情。

第三句“鸿雁南飞人独去”,是说韦八少府像大雁南飞一样离开了京都长安,独自去往远方。这既暗示了韦八少府离京的原因——避祸;又暗示了友人的前途——远离故土、远赴边地。

第四句“云山一别岁将阑”,是说韦八少府离开京都后,将在云山一别,岁月将尽。这里的“云山”指的是长安城附近终南山一带,是当时文人雅士经常登临赏景的地方。韦八少府将要离开这个熟悉的环境,踏上漫长的征途,去往边地,因此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韦八少府远行的关切。

第五句“清淮水急桑林晚”,是说韦八少府离开京都后,在前往边地的路上,看到清淮水流湍急,而桑林景色则显得更加宁静宜人。这里的“桑林”指的是秦淮两岸的柳树林,是古代诗人吟咏的对象。诗人通过对比,既写出了旅途中的景色变化,又写出了韦八少府内心的感受:他即将离开熟悉的环境,踏上漫长的征途,去往边地,内心既感到不安,又充满期待。

第六句“古驿霜多柿叶寒”,是说韦八少府离开京都后,在前往边地的路上,看到古驿边的霜冻很重,而柿树叶子也变得寒冷。这里的“古驿”指的是古代驿站所在地,是古代交通枢纽所在之地。诗人用“霜多”、“柿叶寒”等词语描绘出了旅途中的景色变化,既表现出了韦八少府内心的感受,又烘托出了旅途的艰辛。

最后一句“琼树相思何日见,银钩数字莫为难”,是说韦八少府离开京都后,在前往边地的路上,思念家乡的心情愈发强烈。他想象着自己回到家乡后,会见到那棵高耸入云的琼树(传说中的仙人所乘之树),但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同时,他也担心自己会在边地度过漫长的岁月,无法早日返回。因此他劝慰自己不要过于担忧,也不要过于焦虑,只要努力前行,总会有一天能看到那棵琼树的。

全诗通过描写韦八少府的离开,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通过韦八少府的离开和归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此外,诗人还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使诗歌更加形象生动,更具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