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杜晓香薄,汀洲夕露繁。
并闻燕塞雁,独立楚人村。
雾散孤城上,滩回曙枕喧。
不堪逢贾傅,还欲吊湘沅。

湘中秋怀迁客

兰杜晓香薄,汀洲夕露繁。

并闻燕塞雁,独立楚人村。

雾散孤城上,滩回曙枕喧。

不堪逢贾傅,还欲吊湘沅。

注释:

湘中秋怀 —— 即“湘秋怀古”。

秋 —— 指秋天。

湘 —— 指湖南一带的洞庭湖,因在潇湘二水之间而得名。

秋怀 —— 指作者怀念故国的心情。

迁客 —— 指被迫离开家乡而远迁的人。

兰杜 —— 兰花和杜若,都是香草,这里比喻诗人自己。

薄 —— 香气淡薄。

汀洲 —— 水中沙洲。

夕露 —— 傍晚的水汽凝结而成的露珠。

并闻燕塞雁 —— 听说北方有北归的大雁。

独立 —— 孤单地站立。

楚人村 —— 楚地的村落。

雾散孤城上 —— 雾气消散后,一座孤独的城池出现在视野中。

孤城上 —— 孤城,指被敌人围困的长沙城。

滩回曙枕喧 —— 滩边,清晨时,渔船上的船夫唤醒了沉睡的渔民,一片喧嚣。

贾傅 —— 指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西汉大臣、政治家,文学家。

贾子 —— 贾谊的字。

贾傅曾为长沙王太傅,后贬为梁孝王太傅,又因事被贬至长沙,不得复用。

还欲吊湘沅 —— 还想去凭吊屈原的故乡。

赏析:

此诗作于元代,是辛弃疾晚年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湘秋怀古诗的形式抒写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与关切,表现了他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不满以及渴望恢复中原、统一全国的愿望。

开头两句:“兰杜晓香薄,汀洲夕露繁。”这是说,早晨时分,那兰草和杜若散发出淡淡的芳香;傍晚时分,湘江边的沙洲上布满了露珠。这两句写景,将湘水的美景和自己的情怀融于其中。

中间四句:“并闻燕塞雁,独立楚人村。雾散孤城上,滩回曙枕喧。”这是诗人想象中的一幅画面:北方的北归大雁,也听到南方传来的消息,纷纷飞向南方;而在楚地的村庄里,一个独自站立着的人,正凝望着远方,似乎在等待什么。雾气消散后,一座孤独的城池出现在视野中;清晨时分,滩边渔船上的船夫唤醒了沉睡的渔民,一片喧嚣。这四句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不堪逢贾傅,还欲吊湘沅。”诗人面对这样的景象,心情十分沉重。他想到自己曾在贾谊身上看到过类似的遭遇,因此不禁感到悲伤;然而,他又想到屈原的高尚品格,所以又觉得应该去凭吊他的故乡。这两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关心,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个人的不幸遭遇的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