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师不可攀,师往杳冥间。
林下谁闻法,尘中只见山。
终年人不到,尽日鸟空还。
曾听无生说,应怜独未还。
诗句释义与注释:
- 怀师不可攀 - 表达对老师的敬仰和难以接近的情感,”怀”意为怀念。
- 师往杳冥间 - “杳冥间”可能是指一种超脱或幽深的空间,表示老师已经离开我们而去,无法再相见。
- 林下谁闻法 - 在树林深处没有人可以听到佛法的宣讲,强调环境的寂静与缺乏交流。
- 尘中只见山 - 虽然身处尘世但只看到山峰,象征尽管生活充满纷扰,但内心仍向往自然和宁静。
- 终年人不到 - 整年没有人到访此地,可能指寺院或修行场所的冷清。
- 尽日鸟空还 - 鸟儿整天都在飞翔,没有归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的忙碌。
- 曾听无生说 - 之前听过无生和尚的说法,“无生”是佛教术语,指涅槃的境界。
- 应怜独未还 - 应当怜悯那些还未回到这个世间的人,可能是作者自己或其他有志之士的感慨。
译文:
怀念着你却难以靠近,你已离去进入那杳冥间。
林中无人能听到你讲经说法,我在这尘嚣中只见到青山。
一年到头人们不曾踏足此地,鸟儿整天飞翔却未曾返回。
以前我曾听你讲述关于涅槃的话,现在我应该同情那些还没回来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已故禅师的无限思念和对其离世的惋惜。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隐喻,如“杳冥间”、“尘嚣”、“青山”、“鸟儿”等,都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此外,诗中的哲理思考也让人深思,如“曾听无生说”,引人思考生命的真谛和无常。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