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步江亭驻客行,殿台高敞杜鹃声。
风生屈宋魂应散,雨过黄娥恨亦轻。
春笋乱穿阶藓缺,晚霞旁衬野花明。
翠华不返蒲关去,鸳鹭数行松韵清。

【诗句注释】

  1. 闲步江亭驻客行:悠闲地在江边的亭子里停留,驻足观赏。
  2. 殿台高敞杜鹃声:指宫殿高敞,杜鹃鸟的叫声。
  3. 风生屈宋魂应散:屈原和宋玉都是辞赋大家,他们的灵魂仿佛被风吹散了。
  4. 雨过黄娥恨亦轻:黄莺的歌声是那么悦耳动听,让人的心情也随之轻松起来。
  5. 春笋乱穿阶藓缺:春天的竹笋乱窜,把台阶上的青苔踩出许多小洞。
  6. 晚霞旁衬野花明:傍晚的晚霞与野花相互映衬,显得更加明亮鲜艳。
  7. 翠华不返蒲关去:翠华是指皇帝的车驾,不返回蒲关而去。
  8. 鸳鹭数行松韵清:形容松树的韵味清新宜人,如鸳鸯戏水一般和谐美丽。

【译文】
我在江边亭子上漫步,欣赏着美景留连忘返。宫殿高大宽敞,杜鹃鸟的叫声回荡在这静谧的空间里。春风拂来,仿佛吹散了屈原和宋玉那飘逸的灵魂。雨后黄莺的歌声悠扬动听,让我的心也跟着愉悦起来。春笋乱窜,将台阶上青苔踩得满目疮痍,却也有其独特的趣味。傍晚的晚霞与野花相映成趣,给这宁静的世界增添了几分生动。我的车驾不再返回蒲关,而是继续前行。那如同翩翩起舞的鸳鸯,数只游弋在松间,使这里的氛围也变得清新宜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边亭子的所见所闻及内心的感受。首联“闲步江亭驻客行,殿台高敞杜鹃声”展现了诗人漫步江亭、驻足欣赏美景的场景。第二联“风生屈宋魂应散,雨过黄娥恨亦轻”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对屈原和宋玉的怀念之情。第三联“春笋乱穿阶藓缺,晚霞旁衬野花明”则具体描写了春天的景色,春笋乱窜和晚霞映衬野花,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最后两联“翠华不返蒲关去,鸳鹭数行松韵清”则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动人,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又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