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枫老楚江清,笠挂高帆浪注罂。
真性本无前后际,叶舟谁问去来程。
忘机每与鸥为伴,息念应怜月共明。
想见家山诸弟子,盛夸新赐大师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以下是诗句的解释和译文: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楚山枫老楚江清” - 描述的是一幅楚地(今湖北一带)的山水画面,其中山峦苍老,江水清澈。
  2. “笠挂高帆浪注罂” - 指的是在船上用斗笠遮挡阳光,让船帆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行驶的景象。
  3. “真性本无前后际” - 强调了事物本质的永恒不变。这里的“真性”指的是事物的本性,而“前际”和“后际”则指时间的前后。
  4. “叶舟谁问去来程” - 表示即使是像树叶一样飘零的小舟,也无需别人询问它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5. “忘机每与鸥为伴” - “忘机”在这里意味着忘却世事纷扰,与自然的生物为伴。
  6. “息念应怜月共明” - 表达一种超脱物外的心态,与月亮一同明亮。
  7. “想见家山诸弟子,盛夸新赐大师名” - 期待着家乡的弟子们在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广泛称赞时的喜悦。

译文:
楚地的山峦因岁月的流逝而显得更加古老,江流因秋天的到来而显得异常清澈。我在船上用斗笠遮挡阳光,让船帆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自由航行。真正的本性是永远不变的,就像树叶上的小舟不需要别人的询问,就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忘却世俗的纷扰,我常与海鸥为伴,感受它们的自由和宁静。我渴望看到家乡的弟子们因为我的名字而被广泛赞扬,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名声能够长久流传。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观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名利淡薄的态度。诗中的“真性本无前后际”、“叶舟谁问去来程”,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与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此外,诗中还体现了诗人对弟子们的关心以及希望他们能够得到认可和赞扬的愿望。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