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照鸟当,孤舟下彭泽。
平分江九派,敛度山一壁。
浅浦横黑查,高林间白石。
帆收天益暝,鸟没岚更碧。
依依戍前鼓,稍稍村外笛。
何处不眠人,月明西楚客。

晚下彭泽

斜日照鸟当,孤舟下彭泽。

平分江九派,敛度山一壁。

浅浦横黑查,高林间白石。

帆收天益暝,鸟没岚更碧。

依依戍前鼓,稍稍村外笛。

何处不眠人,月明西楚客。

注释:

①彭泽:地名,在今江西北部一带。

②斜日:夕阳。当:正对着。

③彭泽:指彭泽县,属九江郡。

④平分江九派:江水自南往北流经彭泽县,这里说平分了江水的九条支流。

⑤敛度:收敛、节制。山一壁:山势像一面墙一样。

⑥黑查:黑色的沙洲。

⑦高林间白石:高大树林里嵌着白色的石头。

⑧帆收:收起船帆准备停泊。暝:天色变黑。

⑨依依:形容声音的悠长和哀婉。戍:古代设在边境的重要军事据点,此处泛指边关要塞。鼓:报时用的小鼓。

⑩稍稍:慢慢地。笛:一种管乐器。

赏析:

《晚下彭泽》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律诗,此诗写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秋天,当时李白在金陵(今南京)与友人相别后,乘舟东下,途中停泊于彭泽,即兴写下这首七言歌行体诗。此诗描写诗人在江边小舟中所见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幽美。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乘舟顺流而下,太阳已经偏西,江水也显得特别平静。“孤舟下彭泽”中的“孤舟”,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小船;“下彭泽”指的是顺流而下,从江州到彭泽这段江上旅程。

第三四句写诗人停舟后,眺望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以及江水在群山之间蜿蜒流淌的景象。“平分江九派,敛度山一壁。”意思是说江水从南向北流经彭泽县,把江水分成九条支流,每条支流都在山脚下汇合,好像山墙一般。这两句话既形象地描绘出彭泽县的自然景观——群山环抱、江水纵横,又在结构上与后面的诗句紧密相连,为下面写景作铺垫。

第五六句进一步描绘江水在群山之间的流动,使江水更加曲折回旋;同时也写出了山势的陡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浅浦横黑查,高林间白石。”意思是说浅浅的水面上横卧着一片黑滩,茂密的树林间嵌着一块块白石头。这两句诗通过色彩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效果。

第七八句写诗人停舟之后,抬头仰望天空,只见天色越来越暗,而江上的景色却愈发美丽迷人。“帆收天益暝,鸟没岚更碧”。意思是说船帆收起以后,天色就更加昏暗;而江上的雾气又使得鸟儿飞得更快,飞得更高,仿佛要穿过云雾,飞向更远更高的天空。这两个比喻,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第九十句写夜幕降临,诗人听到岸边传来的鼓声和远远传来的笛声,感到十分寂寞。“依依戍前鼓,稍稍村外笛。”“依依”形容声音的悠长和哀婉;“稍稍”则形容歌声或笛声渐渐远去。

诗人想象自己身在远方,不能和朋友们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景色,不禁产生了思乡之情。“何处不眠人?月明西楚客。”意思是说:我在哪里才能入睡呢?只有在这明亮的月光下度过漫漫长夜的西楚之人才能入梦安眠!“月明西楚客”,以客喻人,既表现了作者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也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