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水深芦笋齐,下田种稻不作畦。
耕场磷磷在水底,短衣半染芦中泥。
田头刈莎结为屋,归来系牛还独宿。
水淹手足尽有疮,山虻绕身飞飏飏。
桑林椹黑蚕再眠,妇姑采桑不向田。
江南热旱天气毒,雨中移秧颜色鲜。
一年耕种长苦辛,田熟家家将赛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掌握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加以理解。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分析其思想内容、情感及艺术手法。“南塘水深芦笋齐,下田种稻不作畦。”这句的意思是说南塘的水位很深,芦笋都长得很茂密了。下田种稻田不用做畦。“耕场磷磷在水底,短衣半染芦中泥。”意思是说耕地的水田,磷光闪闪地映在水中,短衣服被芦花沾湿了一半。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田头刈莎结为屋,归来系牛还独宿。”意思是说收割芦苇编成屋子,回来牵牛回家,独自过夜。这句诗写出了农民辛苦劳作的情景。“江村行”是一首田园诗。诗人以“江南热旱天气毒”“桑林椹黑蚕再眠”“妇姑采桑不向田”“雨中移秧颜色鲜”等景物,表现江南炎热干旱的气候特征和人们辛勤耕作的生活场景。最后两句是作者对江南农事生活的赞美。

【答案】

译文:南塘里的水很清澈,芦笋长得多茂盛啊!到田里去种水稻也不用修畦埂啦!耕地的水田,磷光闪闪地映在水中,短衣服被芦花沾湿了一半。田头收割的芦苇编成屋子,回到家牵牛回来独自过夜。江南天热又干旱,桑林里成熟的桑葚,蚕儿已经休息了。妇女们去采桑却没去田地里。雨水中插下秧苗,颜色特别鲜艳。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劳动,田里收成的粮食,全家人都用来敬神祭祀。注释:“南塘水深”,指南塘之水清且深;“芦笋齐”,即芦笋长得齐整;“作”,动词,意为“种植”或“修建”;“畦”,指田间的土埂;“短衣”,指穿着短袖衣服;“芦中泥”,指衣服被芦花粘污;“田头”,指田间;“莎”,一种草本植物;“屋”,指用芦苇编成的屋子;“系牛”,指牵牛回家;“独宿”,指单独睡觉;“桑林”,指桑树丛生的地方;“椹”,指桑葚;“蚕再眠”,指蚕休息了;“采桑”,指采摘桑叶;“向田”,指去田地中干活;“雨中移秧”,即在雨中插秧;“颜色鲜”,指颜色鲜艳;“苦辛”,指辛勤劳动;“田熟”,指田里收获了庄稼;“将赛”,指准备祭神;“桑叶”,泛指桑树。赏析:全诗写江南农民在烈日炎炎、酷热难当的三伏天里,顶着烈日、顶着蚊虫叮咬,冒着山洪暴发和泥石流的危险,在田边小河边插秧,而收获季节,又要忍受饥馑之苦。诗中描写了江南农民的艰苦的劳动场面,表现了农民不畏劳苦、敢于斗争的精神和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反映了江南农民的生活状况和他们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