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冻如石,征人夜中戍。
但恐筋力尽,敢惮将军遇。
古来死未歇,白骨碍官路。
岂无一有功,可以高其墓。
亲戚牵衣泣,悲号自相顾。
死者虽无言,那堪生者悟。
不如无手足,得见齿发暮。
乃知七尺躯,却是速死具。
蓟北门行
长河冻如石,征人夜中戍。
但恐筋力尽,敢惮将军遇。
古来死未歇,白骨碍官路。
岂无一有功,可以高其墓。
亲戚牵衣泣,悲号自相顾。
死者虽无言,那堪生者悟。
不如无手足,得见齿发暮。
乃知七尺躯,却是速死具。
注释:
1.蓟北门:即蓟州城,今天津市蓟州区。
2.长河:指北方的河流。
3.夜中戍:夜晚值勤。
4.但恐:只怕。
5.筋力尽:体力用尽。
6.敢惮将军遇:怎敢害怕将军会遇上我。
7.古来死不歇:自古以来,死去的人没有停止过。
8.白骨:指战场上的死尸。
9.高其墓:为他的坟墓立碑。
10.亲戚:这里泛指同乡或朋友。
11.牵衣泣:拉着衣服哭泣。
12.悲号自相顾:相互呼喊哭泣。
13.死者虽无言:死了的人不会说话。
14.那堪:怎能忍受。
15.生者悟:活着的人明白了。
16.无手足:没有了手脚。
17.见齿发暮:能看到自己的牙齿和头发已经白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蓟北门行》。诗中写道:“古来死未歇,白骨碍官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深感忧虑,同时也对战争给士兵带来的痛苦表示同情。
全诗共六句,每一句都有其特定的意象和情感色彩。从开头的“长河冻如石”,到“古来死未歇”再到“死者虽无言”,都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最后一句“七尺躯,却是速死具”,更是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进行了深刻的揭示,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在这首诗中,高适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感染力。同时,他也成功地运用了一些典故和历史事件来增强诗歌的深度和广度。例如,他提到了“古来死未歇”,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期许;而“无手足,得见齿发暮”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中士兵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
高适的这首诗语言简洁凝练,情感真挚感人;它不仅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操,也展现了他的才华横溢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因此,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