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歌袅袅,孤枕在西楼。
竹色寒清簟,松香染翠帱。
月移珠殿晓,风遰玉筝秋。
日出应移棹,三湘万里愁。

【注释】

开元寺: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楼:寺庙建筑的一种,一般指楼上的亭子。袅袅:形容歌声婉转悠扬。西楼:在杭州西湖之畔。簟(diàn):竹席。寒清:冷清。松香:用松木烧成的香料。翠帱(dào):绿色的丝织品制成的帐子。移:移动,这里指船儿移动。棹:划桨。三湘:泛指湖南的洞庭湖一带。

【赏析】

此为诗人在浙江时所作,是一首写景抒情小诗,以写景为主,融情于景之中。全诗从“宿”字入手,先点时间、空间、环境、人物,然后才点明主题。首句点时间,次句点时间、地点,第三句点时间,第四句点时间和季节,最后两句点时间、地点和心情。全诗四联八句,一气呵成,结构严密,层次分明。

首联起笔即写夜宿开元寺楼,这是全诗的总纲。诗人把“谁家歌”与“孤枕”相对照,就写出了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景象。“袅袅”二字,既状歌声之柔美,又见歌者之轻妙,更兼以声传影,使歌声仿佛飘荡在空中,回旋在耳际;而“孤枕”一词,则写出了夜深人静、百无聊赖的情景,也烘托出诗人的孤独之感。

颔联紧承首联而来,描写了夜宿开元寺楼时的所见所感。前一句写居处的环境,后一句写居处的感受。“寒”字点出环境的寒冷,“清”字写出簟席的清凉,“松香”二字点出居室的幽雅,“染翠帱”三字又写出室内陈设的华贵。这四句虽然只是写居处,但诗人却通过居处的描写,表现出自己孤独、寂寞、凄苦的心情。

颈联由眼前景物联想到往事,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之情。上句写月光映照在宫殿之上,下句写玉筝声随风送来,使人感到秋天的到来。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自己,但从中也可以窥见作者思念故乡的心情。尾联则进一步抒发了这种感情。日出之后,应当乘舟东去,而如今却滞留不前,想到故乡三湘万里之遥,不禁愁思满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此诗虽无一字正面写愁,而愁意自见。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