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经戎虏,防兵不离身。
山多曾战处,路断野行人。
暴雨声同瀑,奔沙势异尘。
片时怀万虑,白发数茎新。
【注释】
出塞门:指边塞的关口或城门。戎虏:指胡人。防兵:守卫边境的士兵。
山多:指山多草木,可以藏匿。曾:同“增”,多。
奔沙势异尘:意思是说,狂风卷起的沙石像尘土一样飞扬。片时:一刹那间。万虑:千万种思绪。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一位从边塞归来的老将,在回程途中,看到家乡山川的变化,感慨万千的心情。首二句写老将身经百战,对胡人心存警惕;后二句写山多草密,路险难行,表达了他对家乡变迁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步步经戎虏”中的“戎虏”指的是胡人,表明老将在边地多年,对胡人的防备之心始终如一。这里的“经”字,不仅表示经过、通过的意思,还暗示了老将对胡人的警惕和戒备。
次句“防兵不离身”则进一步强调了老将时刻准备战斗的态度。这里的“防兵”并非指实际的战斗军队,而是象征性地表达了他对胡人可能的侵犯保持高度警觉的心态。
第三句“山多曾战处”描绘了一个充满战争回忆的场景。这里所说的“曾战处”,指的是山丘上曾经发生过战斗的地方。这样的描述,不仅让人联想到了战场上的生死较量,也反映了老将对过去的战争有着深刻的记忆和情感。
最后两句“暴雨声同瀑,奔沙势异尘。”则是对老将所见景象的生动描绘。其中,“暴雨”与“瀑”相对应,都是形容大雨倾泻的情景。而“奔沙”与“势异尘”则分别形容大风扬起的沙子与尘土,形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这里的“同”字,既表现了暴雨与瀑布的相似性,又强调了两者在形态上的差异。而“异”字则突出了奔沙与尘土在性质上的不同,使得整个诗句更加形象生动。
最后一句“片时怀万虑,白发数茎新”则是对老将内心感受的抒发。这里的“片时”指的是短暂的时间,而“万虑”则是指千头万绪的忧虑。诗人用“白发数茎新”来形容自己虽然年纪渐长,但心中依然怀有无数忧虑,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又展现了其内心的坚韧与执着。
这首诗通过对老将经历的描述和对其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历经沧桑、心怀家国的老将形象。同时,通过对比风雨雷电等自然景象,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对家乡变迁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战争的回忆。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