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无人真出家,何须剃发染袈裟。
欲识逍遥真解脱,但看水牛生象牙。
行路易,路易君谛听。
无觉无菩提,无垢亦无净。

【注释】

行路易:唐玄宗的年号。

其十五:指《行路易十五首》的第十五章,即第15章。

无我无人真出家,何须剃发染袈裟。

欲识逍遥真解脱,但看水牛生象牙。

译文:

摆脱世俗纷扰,真正出家的人不需要剃发和穿袈裟。

要认识真正的逍遥和解脱,只需看水牛长有象牙。

赏析:“无我无人真出家,何须剃发染袈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出家人不必刻意追求形式上的“我”与“人”,也不必刻意去剃发、染袈裟。出家修行的目的,在于心无挂碍地超越世俗,而不在于外在形式的束缚。这是对佛教出家修道的一种深刻理解和领悟。

“欲识逍遥真解脱,但看水牛生象牙。”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要认识真正的逍遥和解脱,只需看水牛长有象牙。这里的“象牙”并非指水牛真的长有大象那样的大象牙,而是指水牛身上长出的某种花纹,这种花纹在阳光下闪烁着美丽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赋予水牛的一种特殊的装饰,也是水牛独特的美的象征。通过观察水牛身上的这种花纹,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形态的精神境界,从而实现真正的逍遥和解脱。

“行路易,路易君谛听。”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请路易国王仔细聆听。这里以唐代著名的音乐家李龟年为引子,向路易国王表达了一种诚挚的请求。李龟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曾经为唐玄宗演奏过《行路易五首》,其中第十五章就是由他演唱的。在这里,诗人再次引用这一经典之作,向路易国王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希望路易国王能够重视并支持文化艺术的美好愿景。

“无觉无菩提,无垢亦无净。”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没有觉悟就没有菩提,没有清净也就没有净空。这里强调了觉悟和清净的重要性。在佛教中,觉悟是指对生死轮回的深刻认识和顿悟,而清净则是指心灵纯净无暇的状态。只有达到这样的觉悟和清净境界,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解脱和安宁。这句诗是对佛教修行者的一种提醒和鼓励,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深刻的总结。

【赏析】

《行路易十五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组诗。全诗共十五首,每首都以“行路易”为题,反映了李白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这首诗的前两句“无我无人真出家,何须剃发染袈裟”表达了诗人对出家修行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诗人认为,真正出家的人并不需要刻意追求外在的形式,如剃发、染袈裟等。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内心的境界,一种超越世俗的逍遥和解脱。这是一种对佛教修行的深刻理解和领悟,也是一种对人性自由的追求。

后三句“欲识逍遥真解脱,但看水牛生象牙”则是诗人对逍遥和解脱的一种具体描绘。他认为,要认识真正的逍遥和解脱,只需看水牛长有象牙。这里的象牙并非指水牛真的长有大象那样的大象牙,而是指水牛身上长出的某种花纹,这种花纹在阳光下闪烁着美丽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赋予水牛的一种特殊的装饰,也是水牛独特的美的象征。通过观察水牛身上的这种花纹,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形态的精神境界,从而实现真正的逍遥和解脱。

最后三句“行路易,路易君谛听”则是诗人对路易国王的邀请。他以李龟年为引子,向路易国王表达了一种诚挚的请求。李龟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曾经为唐玄宗演奏过《行路易五首》,其中第十五章就是由他演唱的。在这里,诗人再次引用这一经典之作,向路易国王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希望路易国王能够重视并支持文化艺术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修行的深刻理解和描绘,以及对逍遥和解脱的具体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艺术和文化的热爱和支持,以及对社会的关切和责任。这些特点使得这首组诗成为了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