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坠中天衣觉冷,月临虚牗纸偏明。
春风暗剪庭前树,夜雨偷穿石上苔。
曲水两行排雁齿,斜桥一道蹈龙鳞。
山深野客如禅客,夜久松声似雨声。
花疑汉女啼妆泪,水似吴娃笑弄筝。

霜坠中天衣觉冷,月临虚牗纸偏明。

春风暗剪庭前树,夜雨偷穿石上苔。

曲水两行排雁齿,斜桥一道蹈龙鳞。

山深野客如禅客,夜久松声似雨声。

花疑汉女啼妆泪,水似吴娃笑弄筝。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霜坠中天衣觉冷,月临虚牗纸偏明。
  • 这句描述的是秋天的景象,霜降时天空中的月光映照在窗户纸上,显得格外明亮。”霜坠”指的是秋霜从高空飘落,”月临虚牗”则是指月亮高悬在空旷的窗子上。这里的”衣觉冷”和”纸偏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1. 春风暗剪庭前树,夜雨偷穿石上苔。
  • 这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悄悄吹动着庭院前的树木,夜雨悄悄地打在石头上的苔藓上。”暗剪”和”偷穿”两个词用得形象生动,表达了春风吹过和夜雨滴落时的轻柔与细腻。
  1. 曲水两行排雁齿,斜桥一道蹈龙鳞。
  • 这句描述了曲水流经的地方,水面上有一排排整齐的鹅卵石,像大雁的牙齿一样排列。而斜桥上有一条像龙鳞一样弯曲的道路,形象地描绘了桥梁的独特造型。
  1. 山深野客如禅客,夜久松声似雨声。
  • 此句表现了山林之中的宁静景象。”山深”意味着山势险峻、幽深,”野客”指普通的游客或路人,”禅客”则暗示着修行者或隐士,两者形成对比;而”夜久松声似雨声”则描绘了夜晚山中松林的声音,仿佛是雨点敲打在树叶上发出的声音,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1. 花疑汉女啼妆泪,水似吴娃笑弄筝。
  • 这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花朵比作哭泣的美人(“汉女啼妆泪”),将水面比作欢笑的美女(“吴娃笑弄筝”),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与动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诗人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也让人深思,如“山深野客如禅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领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诗意且意境深远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