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罩罩城南,暮罩罩城西。
两浆鸣幽幽,莲子相高低。
持罩入深水,金鳞大如手。
鱼尾迸圆波,千珠落湘藕。
风飔飔,雨离离,菱尖茭刺鸂鶒飞。
水连网眼白如影,淅沥篷声寒点微。
楚岸有花花盖屋,金塘柳色前溪曲。
悠溶杳若去无穷,五色澄潭鸭头绿。
【注释】
罩鱼歌:指用罩捕鱼的歌辞。罩,捕鸟用的竹笼或木笼;这里泛指捕鱼的器具。城南、城西:代指水边。
相高低:指莲蓬上莲子的高低不齐。
持罩入深水,金鳞大如手:拿着网罩进入深水中,看见鱼儿大得如同人手一样。
菱尖茭刺鸂鶒(qī)飞:菱花尖尖的,像菱角,而菱叶尖锐,所以叫“菱尖”。
楚岸有花花盖屋:楚地岸边有花儿覆盖着屋子。楚地:指湖南、湖北一带,这里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金塘柳色前溪曲:金塘的柳树颜色青绿,前面是小溪曲折蜿蜒。金塘:指江西吉安府永新县东面的金田。
悠溶杳若(yǎo ráo jiǎo ruò)若无穷:悠远地流淌,渺茫地延伸,好像没有尽头一样。
澄潭:清澈见底的水潭。
五色澄潭鸭头绿:五色的水潭里鸭子的颜色是绿色的。五色:指鸭子身上的羽毛有白的、黑的、红的、黄的等五种颜色。
【赏析】
此诗描写了渔夫捕鱼的全过程,从晨到晚,从南到北,从近水到深潭,层层深入,步步铺展,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民歌风味。
首四句写捕鱼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以时间为序,把一天的捕鱼活动描绘出来。清晨,他来到城南;日暮时分,又到城西去捕鱼了。这样安排,既写出了他捕鱼的时间之长,也表明了他在一天中捕鱼的次数很多,表现出他勤劳朴实的品格。
接着四句写捕鱼的动作。诗人运用比喻手法,使画面更加鲜明生动。他用“两浆”来比喻捕鱼工具,形象地表现了捕鱼动作的敏捷;用“幽幽”来形容鸣声,表现了鱼儿游动的声音;用“莲”来比喻莲蓬上露出水面的莲子,形象地表现了莲子高低不一的情景;用“相高低”来描写莲花上莲子的形状和大小,表现了莲花上莲子的不同特点。
后八句写捕到鱼后的场面。诗人以时间为序,从黎明写到天晚,从近水写到深潭,层层推进,步步展开,给读者展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诗人抓住几个关键的动作,细致地描绘出来。如用“持罩入深水”、“金鳞大如手”来描写捕鱼的动作,用“鱼尾迸圆波”来描写鱼儿跳跃时溅起水波的情景,用“千珠落湘藕”来描写鱼儿落入水里的涟涟细浪等,都是对渔民劳动过程的具体而真切的再现。
在最后八句里,诗人又用丰富的想象来渲染气氛。他把渔船上的人比作诗人自己,把船篷上的水珠儿比作晶莹的珍珠。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渔夫的聪明能干,而且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还通过自己的想象,把渔夫的活动和大自然的美丽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美。
这首诗写得非常成功。它把渔夫捕鱼这一平凡的生活现象,写得活灵活现,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