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亮吐清气,神响彻幽笼。
登台发春咏,高兴避希踪。
乘虚感灵觉,鱼山振思童。
摹写天歌梵,冀布法音同。
哀婉故不下,飘扬数仞中。
比丘歌声呗,人畜振心钟。
斯由畅玄句,即感雁游空。
神朝发筌悟,豁尔自灵通。

【注释】玄亮吐清气:玄,道家称“道”为玄。玄,指道家的道。

神响彻幽笼:神,指佛家所说的佛性、佛理。

希踪:希,佛教用语,指佛的境界。

乘虚感灵觉:乘虚,乘虚而入,即进入佛理之中。

鱼山振思童:鱼山,传说中一个高耸入云的山峰。思童,佛教名词,指佛的弟子。

摹写天歌梵:摹,模仿;梵,佛教语,意为清净的语言。

冀布法音同:冀,希望;法音,佛教用语,指佛法的声音。

哀婉故不下:哀婉,悲怆委婉的意思。下,指声音低沉或低微。

飘扬数仞中:数仞,形容声音飘荡在空中有数丈高的样子。

比丘歌声呗:比丘,古时对和尚的称呼。呗,佛教的一种仪式,即歌唱佛经。

人畜振心钟:人畜,指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和牲畜;振心钟,佛教语,指佛法能令众生的心得到净化。

斯由畅玄句:斯,代词,指前面所说的玄妙的佛理;畅,通达、明白;玄句,佛家的语句。

即感雁游空:即,就;感,感应;雁游空,佛家的用语,指大雁飞翔于天空。

神朝发筌悟:神,佛家用语,指佛的智慧;朝,早晨,这里指佛的本性;发筌悟,比喻佛的智慧已经开悟。

豁尔自灵通:豁尔,开朗的样子;灵通,佛家用语,指佛的智慧已经通达。

【赏析】这首诗以玄妙的佛理为基础,通过对佛家语言和现象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佛学的理解和感悟。诗中运用了许多佛教术语和意象,如“登台”、“鱼山”、“比丘”、“歌声呗”、“人畜震钟”等,这些词语都富有佛教色彩,展现了作者对佛学的独特见解。同时,诗人通过对佛家语言和现象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佛学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