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胜无遗生,季业有穷尽。
嵇叟理既迫,霍子命亦殒。
屡屡厚霜指,纳纳冲风菌。
邂逅竟既时,修短非所慜。
恨我君子志,不得严上泯。
送心正觉前,斯痛久已忍。
既知人我空,何愁心不谨。
唯愿乘来生,怨亲同诚朕。

【注释】

龚胜:东汉名士。无遗生:不留下任何后代。季业:指东汉末年名士王衍,“永嘉之乱”时死于乱军之中。穷尽:穷尽一生。嵇叟:晋朝嵇康的儿子嵇绍,死于刘裕攻陷洛阳的战斗中。理既迫:道理已经迫近。霍子:晋朝桓温的儿子桓玄,在淝水之战中被杀。纳纳冲风菌:风吹着飘落的菌草。纳纳:形容风声,冲风菌:菌草。邂逅:指偶然遇到的机会。修短:人的寿命长短。上泯:佛经中的“上人”,指高僧大德,这里代指佛教。修短非所慜:人的生死是天命决定的,不能怨天尤人。恨我君子志:遗憾自己没有高尚的志向。严上泯:严守佛教戒律,不与世俗合污。修短:人的寿命长短。

【赏析】

这是一首感世诗,表达了对世间一切皆为命定、人生短暂而无常的感叹。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抒情。开头两句写龚胜(东汉初名儒)与王衍(东晋名士),都未留有后嗣;嵇绍(晋代名士)与桓玄(东晋名将、权臣),都身死沙场。诗人感叹他们都是命运多舛,英年早逝,但更感慨的是世人对此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以下八句则写世事无常,生命易逝。诗人用“屡屡厚霜”、“纳纳冲风菌”比喻世事变迁,人生无常,暗示了世事如寒霜和狂风,不可抗拒。“邂逅竟既时”一句则表明人生的短暂,如同偶遇机会一样,转眼即逝。而诗人感叹自己虽然立志高远,但未能严于律己,保持清白之心。结尾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态度的总结,他希望来生能继续修炼佛法,与家人亲友一同修行,不再因个人得失而忧愁。整首诗情感深沉,哲理性强,既有现实生活的感悟,又有对佛学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