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
亦在乾坤内,独无尘俗喧。
新泉浮石藓,崩壁露松根。
更说寻僧处,孤峰上啸猿。
【注释】君:指友人。栖迹所:寄居之所。竹径与衡门:竹林小径和横木为掩的门。亦在乾坤内:也包含于宇宙之内。独无尘俗喧:独自没有尘世的喧闹。
【赏析】这是一首题咏山居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居处的赞赏之情。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的清幽景致,并抒发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之情。
首句“到君栖迹所”,直接点明了诗人来到友人的山居之地,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下来的“竹径与衡门”,描绘了一幅山居静谧的画面,竹子环绕的小径与横木为掩的门构成了山居的主要特征。
第二句“亦在乾坤内”,进一步强调了山居的地理位置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这里运用了“乾坤”这一概念,既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的包容之意,也暗示了山居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生。
第三、四句则具体描绘了山居的环境。“新泉浮石藓”,描述了山泉之清澈透明,仿佛能看见水中的石头和苔藓;“崩壁露松根”,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崖峭壁之上,松树根部若隐若现的情景。这些细节描写,既展现了山居环境的清新自然,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最后两句“更说寻僧处,孤峰上啸猿”,则是诗人对友人山居生活的一种想象。通过提及寻找僧人的地点以及在孤峰上啸猿的情景,不仅展示了友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生活状态的羡慕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