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药,不死丹,世人欲作寻复难。
心犹豫,意迟疑。
八丹方法由来有,如何不取一门知。
二人语,共商量,日夜寻思不死方。
若取黑铅并姹女,腾身天上自翱翔。
一为左,一为右,阴阳具足还丹就。
真须炼,必长生,逍遥自在紫云庭。

【注释】

长生:指求得长生不死之术。

八丹:道教认为炼制八种丹药可得延年益寿。

姹女:指铅,古人认为姹女是铅中的一种,故称“黑铅”。

紫云庭:即紫微垣,天上星宿之一,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真须炼,必长生:真须修炼,才能长生不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炼丹求仙的诗歌。诗人在诗中描述了求仙的过程,以及炼丹的方法和结果。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

首句“长生药,不死丹”,直接表明了作者的目的,即求得长生不死之药和丹药。这是古代文人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句“世人欲作寻复难”,表达了世人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望,但追求的道路却十分艰难。这也是古代文人对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感叹。

第三句“心犹豫,意迟疑”,则进一步描述了求仙过程中的犹豫不决。这种心理状态在古代文人中并不少见,反映了他们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困惑。

第四句“八丹方法由来有”,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解释,说明长生不死的丹药有很多种,但是真正有效的只有八种。这是古代文人对于知识的追求,也是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态度。

接下来的句子“如何不取一门知”,则是在表达一种观点,即不能盲目地寻求长生不死的方法,而应该选取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这种态度在古代文人中非常常见,体现了他们的理性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第五句“二人语,共商量”,则描绘了两人一起讨论的情景,这是古代文人交流思想、共同进步的表现。这种合作精神在古代文人中非常重要,是他们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第六句“日夜寻思不死方”,则是继续描述求仙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于求仙的执着和热情。这种精神在古代文人中是非常值得赞扬的,也是他们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第七至九句则是对求仙过程的具体描绘,包括使用黑铅和姹女等材料、飞升到天上来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基于道教理论的,但在诗歌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使它们更加贴近生活,更具有艺术魅力。

最后两句“一为左,一为右,阴阳具足还丹就”和“真须炼,必长生,逍遥自在紫云庭”是对整个求仙过程的总结和升华。这两句话分别强调了阴阳平衡和修炼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于求仙成功的坚定信念。同时,这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和理解,是一种非常高深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古代文人追求长生不老的生动形象,表达了他们对知识、真理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