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倏忽暂须臾,浮世那能得久居。
出岭年登三十二,入闽蚤是四旬馀。
他非不用频频检,已过还须旋旋除。
为报满朝朱紫道,阎王不怕佩金鱼。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赏析诗词的语言。此类试题解答时,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意,概括主旨,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和手法进行分析。“光阴倏忽暂须臾,浮世那能得久居”的意思是:岁月飞逝转瞬即逝,浮生岂能长久居住?“出岭年登三十二,入闽蚤是四旬馀”的意思是:离开岭南时年龄为三十二三岁,进入福建时已过了四十多岁。“他非不用频频检,已过还须旋旋除”的意思是:别人不是不用检查的,已经过去还要赶快除掉。“为报满朝朱紫道,阎王不怕佩金鱼”的意思是:为了报答皇帝恩宠,在阴间也不忘富贵荣华,死后也不会惧怕阎王爷的惩罚了。

【答案】

译文

岁月如梭转瞬即逝,人生短暂难以长存。出岭南时年龄三十二三,进福建已四十有余。别人不是不经常查问,过去之事必须尽快除去。为了报答皇帝恩宠,在阴间也不忘富贵荣华,死后也不怕阎王爷的惩罚。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归乡时所作,抒发了其对仕途的厌倦之情。首联直抒胸臆:“光阴倏忽暂须臾,浮世那能得久居。”意思是说时光飞逝转眼之间,人生在世怎能长久居留。诗人以光阴易逝喻世事之变化无常,以“浮世”二字揭示出人生的虚幻、渺小和短暂。

颔联写自己出岭南时年龄为三十二三岁,进福建时已过了四十多岁。“出”、“入”,是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这两个时间点写出自己仕途生涯的长短,并以此与自己的实际年龄相对照,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颈联说自己不是不用经常检查,已经过去的事情也要赶快除掉。这两句诗是诗人对前两联的总结和深化。诗人以“他非不用”“已过还须”作比,既表明自己的清正廉明,又表现了自己的勤勉尽职。“他非不用”指朝廷对自己任用,不是没有用处;“已过还须”则强调自己过去所做过的事都要立即除去。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漠和对官场生活厌恶的情绪。

尾联写自己要报答皇帝对自己的恩宠,在阴间也不忘富贵荣华,死后也不怕阎王爷的惩罚。诗人通过这一结尾,再次强化了前面的内容。最后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之情。诗人以“朱紫”指代官场的名利地位,“金鱼”、“佩印”是古代官员所佩戴的装饰品,这里借指官职。诗人用典意在表达自己对名利地位的淡薄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