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王衔璧远称臣,何事全家并杀身。
汉舍子婴名尚在,魏封刘禅事独新。
非干大国浑无识,都是中原未有人。
独向长安尽惆怅,力微何路报君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其内容大意如下:
我王衔璧远称臣,何事全家并杀身。 —— 这里指的是汉朝的汉献帝刘协被迫将象征皇帝权威的玉玺和传国玉玺交给了曹操,自己则成为了曹魏的臣子,最终被曹操杀害。
汉舍子婴名尚在,魏封刘禅事独新。 —— 这里指的是汉朝的汉献帝刘协被害后,他的孙子刘禅继承了皇位,成为蜀汉的君主。而在魏国,刘备的儿子刘禅被封为安乐公,享受国家的待遇。
非干大国浑无识,都是中原未有人。 —— 这里指的是当时的政治环境,由于天下大乱,中原地区没有能够主持公道的人。
独向长安尽惆怅,力微何路报君亲。 ——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无奈之情。因为自己的力量有限,无法为朝廷分忧解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无奈之情。诗中通过对比汉朝和魏晋两个政权的兴衰,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混乱和中原地区的无人主持公道。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无力回天、报效朝廷的无奈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宏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