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走迫流年,惭经此路偏。
密云埋二室,积雪度三川。
生类梗萍泛,悲无金石坚。
翻鸿有归翼,极目仰联翩。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把握诗中所表现的意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语言特点及艺术手法。
此诗开头两句“趋走迫流年,惭经此路偏”写诗人在洛阳道中匆匆赶路,因愧对故乡而心有愧疚,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饱含着作者深沉的情感。“趋走迫流年”,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紧迫感,也体现了诗人的急迫心情;“惭经此路偏”既写出了诗人因时间紧迫而愧对故乡的复杂情感,又暗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第三、四句“密云埋二室,积雪度三川”。这两句以“密云”、“雪”等意象描绘出一幅阴郁沉重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掩蔽”“埋”“度”等词的使用,更增添了这种氛围的沉重和压抑感。
最后两句“生类梗萍泛,悲无金石坚。”诗人将“我”比作“浮萍”“梗萍”,意指自己漂泊无定,生活困苦。“生类”一句,诗人以“浮萍”“梗萍”自喻,流露出对身世飘零之感;“悲无金石坚”一句,诗人将自己与金石相提并论,表明自己的坚强与不屈。
尾联“翻鸿有归翼,极目仰联翩”是诗人由眼前的景色引发出的联想与想象。这两句诗通过鸿雁南飞、翩跹起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思恋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渴望早日回到家乡的美好愿望。
【答案】
(1)趋走迫流年,惭经此路偏。(“趋走”意为匆忙行走,“迫流年”意为时光流逝,“惭”字写出了诗人因时间紧迫而愧对故乡的复杂情感,又暗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2)密云埋二室,积雪度三川。(“掩蔽”“埋”“度”等词的使用,更增添了这种氛围的沉重和压抑感。)
(3)生类梗萍泛,悲无金石坚。(“生类”意为如同浮萍、梗萍一样漂浮不定,“悲”字则表达了诗人因漂泊无定而产生的悲苦之情。)
(4)翻鸿有归翼,极目仰联翩。(“翻鸿”即鸿雁高飞,“仰联翩”意指望着天空上一群群飞翔的鸿雁,诗人以此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