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出荆门远,行行日欲西。
草枯蛮冢乱,山断汉江低。
野店丛蒿短,烟村簇树齐。
翻思故林去,在处有猿啼。

【注释】

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

日欲西:太阳快要落山了。

草枯蛮冢乱:草木已经干枯,荒草丛生,蛮族的坟墓一片混乱。

山断汉江低:连着荆门山一带的群山断开,汉水河床变得很低矮了。

野店丛蒿短:野外的小旅店周围长满了蒿草。

烟村簇树齐:烟雾笼罩的小村庄四周树木密集成林。

翻思故林去:不禁想起了故乡的树林。

【赏析】

《过荆门》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此诗描写旅途所见,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对故乡的思念。

首句“路出荆门远”,点明此行是从荆门出发,说明行期之久;次句“行行日欲西”,写行程遥远,日影西斜。两句写出了旅途的艰险。第三、四句“草枯蛮冢乱,山断汉江低”,“草枯”和“山断”是互文见义,“蛮冢”指蛮人居住的地方,荒草已枯,表明这里已是荒凉之地,而连着荆门山一带的群山断开,汉水河床变得很低矮了,更衬托出旅途之艰险。第五、六句“野店丛蒿短,烟村簇树齐”描写了旅途的艰辛和劳顿:荒野上的小旅店周围长满了蒿草,炊烟笼罩着的小村四面都是茂密的树木。这两句以景衬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家乡的怀念。最后两句“翻思故林去,在处有猿啼”,是说想起故乡了,想到那里到处都有猿猴的啼叫声。诗人用猿啼声烘托出他内心难以排遣的哀伤和惆怅。整首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意境苍凉悲苦,是一首抒写旅途愁思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