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忆游方日,天涯锡独摇。
凌晨从北固,冲雪向南朝。
鬓发泉边剃,香灯树下烧。
双峰诸道友,夏满有书招。
【注释】
老:年老,这里指僧人。
忆:回忆。方:方外,出家人的别称。
锡:僧人的袈裟,因僧徒常以铁锡为杖,故称。独摇:单薄地摇晃着。
凌晨:天刚亮的时候。
北固山:在今南京南郊。南朝:指南朝。
泉边剃发:僧人剃度时要到泉水边净身。
香灯:佛教供具,用以烧香念佛或点灯照明。
双峰:指庐山的双剑峰,是佛教名山之一。道友:和尚们。
书招:书信邀请。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描写了诗人与僧人离别的情景。全诗四联八句,前二联写离情,后二联写别意,最后两句点明题旨。
第一联“老忆游方日,天涯锡独摇。”首联写别时情景。这一句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和原因。游方,即云游四方,到处访求道场,以求修持。“天涯”,泛指遥远的地方,也含有飘泊无定的意思。“锡”,是僧尼用来拄着行走的木杖,也泛指僧尼。这一句写送行者与僧人分手的时间、地点及原因。这一句从送行者的心境落笔,表现了送行者对僧人的深厚感情。
第二联“凌晨从北固,冲雪向南朝。”颔联写送行时的具体环境。这一句交代送别的具体时间、天气和路程。“北固山”在今南京附近,为江南著名的风景胜地,相传三国时孙权曾在此筑台练兵,并自称为“吴王”。这里借指诗人所在的南方地区。“冲雪”指冒着严寒。这一句写送行时的环境,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这一句从送行者的行动落笔,表现了送行者对僧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三联“鬓发泉边剃,香灯树下烧。”颈联写送行时的具体情况。这一句交代送行的具体内容和细节。“鬓发”是指僧人的头发,“泉边剃”是说在温泉旁边把僧人的头发剃去作为出家的象征;“香灯”是佛教中供佛和诵经用的灯火。这一句写送行人与僧人告别时的具体情形。这一句从僧人的行为落笔,表现了送行者对僧人的深情厚谊。
末联“双峰诸道友,夏满有书招。”尾联写别意,点明题旨。这一句是写别后的消息,也是诗人送行者临别赠言的结句。“双峰”,指庐山东林寺中的双塔峰,是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庐山著名风景点。“有书招”,意思是说夏天快到了,你们这些同道的人一定有很多书信要往来吧?这一句既点明题旨,又照应开头,使诗歌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这首诗通过送别僧人这一事件来抒发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感慨。